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破解中国大豆“珍珑劫”

来源: 互联网   2014-05-31 22:17:32   查看:  次

猪猪侠讯:破解中国大豆“珍珑劫”[/page]

  破解中国大豆“珍珑劫”

  如果说2004年以后的中国大豆产业是第一次洗牌的话,2009年应该是大豆产业第二次洗牌的序幕

  文 | 史贤龙

  从3月来 5月,大豆市场惊涛骇浪,太多自相矛盾的数据和信息充斥其中。

  比如,国际大豆价格在归落,进口大豆再创历史天量,但5月份成品豆油批发、零售价格集体上涨。为什么原料成本降低了,零售价格却上涨了?

  如果说是忧患2009年大豆歉收,那么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却在证明美国2009年大豆种植面积没有减少,美国对中国出口也创出天量,为什么?

  奇异的是,去年猪肉价格一路疯涨,领跑CPI,食用油价格也要跟涨时被紧急叫停。为什么这次没有任何主管部门对食用油价格上涨发表看法?比如物价局举行价格听证会,或者商务部调查是否存在合谋涨价,就像对4月份中航信机票涨价事件调查一样?

  为什么美国政府对豆农的保护价格及补贴,可以让每个豆农安心种豆,跨国粮商也未遭受缺失 ,而中国的国家豆农补贴政策却成为让豆农闹心(看着下雨没阴凉)、东北榨油企业停产(无法就地收豆又不敢进口转基因大豆)、消费者缺失 (食用油涨价)的导火索?

  中国大豆究竟怎么了?

  二次洗牌

  自2004年,中国大豆美国摘 购,导致随后一年里中国1000家规模以上大豆压榨企业被压缩来 90家,其中64家被外资控制,占据中国榨油总量份额的85%。

  自2006年起,进口大豆逐年上涨,由2006年的2600万吨,猛增来 2008年的3744万吨。2009年第一季度进口大豆达1015万吨,中国进口大豆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40%左右,分析全年进口将来 达4100万吨。

  与此同时,国家2008年制定的对黑龙江大豆的收储计划遭遇尴尬局面:一面是2008年黑龙江的大豆丰收,国家出台保护性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黑龙江豆油压榨企业收不来 (或无法收)黑龙江产大豆,一季度68家规模以上榨油企业普遍处于半停产状态,榨油企业称公司盈亏平稳 点的大豆收进价格最高为1.65元/斤。

  在这种情景下,5月中旬,包装油企业集体涨价10%,全面提高成品食用油的批发价与终端零售价。

  作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油消费阵地的哈尔滨,超市里转基因大豆油却在做“特价促销”:福临门5升特价37.9元,而九三油价格为47.5元,据超市人员称,转基因豆油的销售份额已经从过去的20%上升来 60%,九三哈尔滨销售公司人员也承认,九三的份额已经从过去的80%下行至30%左右。

  更为离奇的是,保护农民的收购价格也没有让农民得来 实惠。央视的报道显示,农民自己送豆来 中储粮仓库根本排不上队,用于等待的时间把微薄的利润又食 归去,所以农民只能接受上门收豆的“豆商(豆贩)”以比国家收购价低20%(1.5~1.85元/斤)左右的价格卖出,农民还是没有得来 国家保护的利益。

  中储粮食 进的700多万吨大豆,全面爆仓,很多大豆储存 在暂时室外库里,质量能否保证需要看老天爷脸色。按照国家规定,中储粮每收购1吨大豆,将从财政获得50元的收购补贴和120元的保管轮换补贴,这样按700万吨运算 ,补贴中储粮的费用为11.9亿元。

  但是,中储粮以3700元/吨收进来的大豆,面对3000元/吨的进口大豆,怎么出得了仓库?卖给谁或者补贴送给谁?如果按照3200元/吨价格卖出,国家将补贴35亿元,这个谁来埋单?谁受益?

  这700多万吨大豆的去向与价格已成为2009年中国大豆迷局里的最大悬念。

  再看国内粮油市场的两大巨头:中粮与丰益国际(益海嘉里母公司),三四月间,一个在泰州港新建两个4万吨码头,年吞吐量为130万吨;中粮则投资40亿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兴建600万吨级粮油综合基地——明显,这些为消化即将增加 的700万吨的进口大豆货量做好了准备。

  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四大跨国巨头粮商已经在天津滨海新区布局落子。

  九三集团,号称黑龙江大豆(乃至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最后堡垒,已经无法守住非转基因大豆油唯独的消费市场——东北,集团在黑龙江的榨油工厂处于半停产的亏损状态,而在沿海的榨油工厂利润却都比去年翻番增长。秘密不是品牌有多好或者经营能力强,而是进口大豆价格归落了。

  如果说2004年以后的中国大豆产业是第一次洗牌的话,2009年应该是大豆产业第二次洗牌的序幕。

  政策为何“好心没有办好事”?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段虚竹破解逍遥子的“珍珑劫”棋局的情节,说的是在棋局胶着不开、没有出路的时候,其实自闭“气眼”先死一片棋子,反而腾出更大空间,可以重新进行拼夺 争夺,这可说是对中国式 “大舍大得” 聪明的形象诠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