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把高营养水稻种来 田间地头

来源: 互联网   2014-01-19 15:20:44   查看:  次

猪猪侠讯:把高营养水稻种来 田间地头[/page]

  食 米可以补锌,还可以抗禽流感?在沙漠地区种植大豆?在基本没有农业的深圳,却活跃着一股主攻植物分子生物学、转基因等新兴技术的农业科技力量。入选深圳首批“孔雀计划”团队的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深港科研融合的样本”。

  享誉学界的“都市农夫”

  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团队领军人张建华教授过着双城生活:有时住深圳,有时住香港,一年下来在深圳的时间可能比在香港要多。

  近年来,对于香港科研人员,深圳的魅力正在与日俱增:相对低廉的人才成本、更为开阔的办公或居家环境、政府主动的科技扶持政策、与下游企业或机构更为密切的联系……作为离深圳最近的一所香港名牌大学,港中大在与深圳合作方面的步子也迈得特别大。

  港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始建于2000年,团队成员有12年的合作体会,是一支非常成熟的农业科研团队,几乎囊括了香港最顶尖农业生物科研人员。团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7人,是一支集植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背景的高素养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辛世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世界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及农业生物技术专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克隆植物基因的人,享有“植物基因之父”之称。

  张建华原是香港浸会大学生物学系主任,不久前才调来 香港中文大学,但一直是团队的核心人员之一,由于年富力强而被推选为落户深圳后的团队带头人。他于1988年获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学位,长期植物胁迫生理学、作物生理学及作物节水灌溉等方面的研究,2008年被《自然》选为5位可改变世界的作物研究者之一。

  对团队而言,在地理上,牵手深圳后,可以更方便地与内地合作;在研发方面,通过深圳可以更及时地费解我国农民的问题和需要,通过优势互补,加快科研步伐;在人才方面,港中大已经在深圳设立了研究院,招收了268位研究生或博士生,生猪价格,团队落户深圳后可以加快人才培育,扩大研发平台。

  对于深圳而言,团队已经有10多年的研发体会,取得了大量获得国际认可的研发成果,是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团队。他们反常 擅长将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也适合国内农业发展的特点,有望通过深港合作实现突破。正如辛院士所言,双方的牵手,是港中大的需要,也是深圳的需要,内地的需要。

  这个团队,被人亲切地称为“都市农夫”。

  深港携手打造分子育种基地

  张建华是香港植物分子生物学权威,他主要研究植物在洪涝环境中的分子组织和生理变化,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他发觉了一个奇异 的现象:植物是有感觉、有“思想”的,能够自动适应土壤环境中的水分。秘密就在于植物敏锐 的根系里面有调剂 气孔,能够根据水分自动打开或关闭。

  张建华据此发明了分根区灌溉法,每年都要远赴新疆、甜肃等洪涝农区,为当地农民开设田间学校,指导他们节水灌溉。张教授说,节水灌溉法对棉花反常 有效,在新疆运用后,棉花还实现了早开花、早收成,亩产量也由原先 的400公斤提升来 600公斤。

  作为植物分子生物学专家,张教授对于深圳发展分子育种产业抱有很大渴望,建议通过深港两地合作,以深圳为基地开展可以产业化的育种项目。他说,目前国内大豆70%靠进口,蔬菜种子90%也把握 在外国种业公司的手里,国内农业科研界必须有所作为。团队今年5月份将在深圳启动农业育种项目,分别探索摘 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传统方法,开展玉米、大豆以及蔬菜育种研发。

  大豆起源于中国,但中国大豆目前主要依托 进口。据介绍,200多年前,美国人来中国收集了100多种大豆归去培植,现在美国每年出口90亿美元的大豆,其中一半来来 中国。美国的大豆比国产大豆产油性高,品质好,但是在培养和挑选 的过程中也缺失 了很多有用的基因。团队中的林汉明教授是大豆专家,他与深圳华大基因合作开展了一个名为“大豆归家”的项目,研究几十份大豆中的基因多样性,从中找来 可以抗旱、抗病的基因,然后再应用来 国内的大豆中去,故命名为“大豆归家”。

  林汉明还负责培养非基因改造大豆,从内地野生大豆中找觅 耐逆性基因,研育出高抗旱能力的大豆品种,便可以在西北土地种植,收成都不收割,翻土再种,约3年后,可以改善西北土地土质,使其变得肥美、相宜耕种。

  携手袁隆平提高稻米产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