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浅谈兽药与环境安全

来源: 互联网   2014-01-18 16:49:47   查看:  次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浅谈兽药与环境安全[/page]

  术,朱蓓蕾,沈建忠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100094)

中图分类号:X503.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529-6005(2002)07-0045-03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兽药被广泛应用。兽药在为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卫生的潜在危害,如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可导致人类变态(或过敏)反应、致畸、致突变和激素样作用等诸多方面不利影响,而由用药动物排至环境中的兽药及其代谢产物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除进行兽药对食品动物的药理毒理学研究外,亦应器重对环境和生态影响的研究,以求创造更安全、更适于畜牧业不断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所以开展兽药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是关系来 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

    兽药在生物体内经生物转化后,主要由尿液、粪便排出体外进入环境,发生一系列环境行为,并可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最终会影响居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因此,兽药从研制开发、生产和使用以及来 兽药在环境中运转的过程,不仅需要进行兽药对靶动物的安全性评判 ,而且必须进行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和评判 。我国已建立对兽药安全性毒理学评判 系统,用于新兽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毒理学评判 和产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判 。安全试验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一样 毒性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第二类为尤其 毒性试验,例如繁育 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致癌试验等。但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高校开展兽药对环境影响方面的试验和研究。由于以往的新兽药多系引进国外的产品,故报批资料中的环境毒性试验基本上引用国外已有的资料。

1   兽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中的兽药浓度一样 比较低,通过食物链及干扰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分解可能对生物产生长期和远期影响。在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分解作用是极为复杂的过程,通过使营养物质再循环、坚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平稳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等来坚持生产和分解的平稳 ,影响分解的生态原因有很多,其中畜牧业的集约化使牧场的粪、尿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高度集中,对牧场周围环境形成潜在威逼 。迄今为止,畜牧生态学对粪、尿中的有机氮、磷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器重,而各种兽药(包括药物饲料添加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至近年来才开始被器重,并将其列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20年来,兽药的使用,特别是添加于饲料中的添加剂的种类愈来愈多样化,除抗生素添加剂和抗寄生虫药物添加剂外,还有抗霉剂、抗氧化剂等,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后,最终都以原形和代谢物形式排出体外。当动物体内排出的化学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经动物粪便排出的各种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堆肥过程就可能抑制粪便中的某些微生物以及某些昆虫的生长。残留于粪便中的抗菌药若在环境中不能被完全降解,则会破坏水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平稳 。又如阿维菌素类药物因其广谱抗寄生虫作用,能够影响粪便中昆虫的生物量,势必会对粪便分解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土壤环境。还有资料掩饰,链霉素、土霉素可以在环境中蓄积,并被植物的根吸取 ,在植物中保留很长时间的抗菌活性;又如林可霉素、泰乐菌素能引起环境中的耐药沙门氏菌的数量大大增加 。另外,使用砷制剂和铜制剂等重金属的畜牧场,砷、铜等通过畜禽排泄物或污水将排放至饲养场周边的土壤或水体中,对各种生物会产生毒害的作用。虽然有人认为砷的排放量很少,微不足道,但是根据猜测 ,一个万头猪场,以对氨基苯砷酸形式按50g/t的剂量推算,全年将相当于向饲养场周边排放10kg的砷,则比硒源、钴源、铬源等双重性必需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元素排放量高出50~100倍,长此以往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已有研究掩饰,随着砷、铜浓度的增加 ,水稻的株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显然下行;砷、铜对鲤鱼产生致突变作用,并具时-效、量-效关系;长期的铜污染对幼鱼的生长及繁育 具有毒害影响;铜还可抑制月形藻、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等的生长。因此,研究兽药(特别是那些应用广泛、在环境中性质平稳、毒性较大的药物)在环境中的转移、转化以及对土壤动物、微生物和水生生物等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2  兽药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

2.1  理化观测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