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美豆丰产已定,南美面积有望大增,外盘大豆价格料归落
USDA在11月8日公开的月度报告中再度上调了美国大豆单产至43蒲式耳/英亩(9月为41.2),虽然收成 面积下调至7570万英亩(9月为7640),但总体产量还是提高至32.58亿蒲(9月为31.49)。至此,美豆丰产格局已定。结合库存相关调整数据可得,2013年秋季G3国大豆供应量分析在1.33亿吨,较9月数据高出100万吨。
USDA报告中对于巴西、阿根廷新年度大豆产量的预估未作调整,分析巴西新年度大豆产量8800万吨,阿根廷为5350万吨。但是油世界最新报告则连续 上调南美产量。巴西大豆产量将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高产,较去年攀升8.1%至8,820万吨;近期降雨令阿根廷受益,产量将攀升13%至5,500万吨。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天气的改善有利于播种,另一方面基于当前的大豆/玉米比价,南美农户或进一步提高种植大豆的主动性。这将使2014年春季大豆供应再创新高。
比较历史数据可得,在目前情景下全球大豆供应量在明年夏季前总体富裕 。
另外,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美豆收成 率已经来 达98%,收成 基本完成。对美盘大豆而言,最直接的做空动能来源于农户,随着收成 的完成,美国农户习惯性在盘面上抛售,锁定利润。随着收成 接近尾声,加上南美进展顺利,美盘后期分析会涌现做空动能的开释,价或将破位归落。
四、阶段性油强粕弱,油粕比反弹有望延续
察看历史数据不难发觉,油粕比数据在往年四季度多数情景下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这掩饰油粕比在四季度有季节性走强的特性。仅去年四季度时的1305合约,由于豆油价格涌现不断大幅归落而使油粕比涌现下跌走势。
长期来看,当前油粕比距离金融危机低点已一步之遥。短期来看,随着近期油脂板块的反弹,油粕比已经开始涌现反弹的迹象。而如前所述,最新供需平稳 表显示,随着豆油进入消费旺季,后期库存数据料将涌现显然降幅,这将有助于豆油价格连续 反弹。与豆粕合约远期贴水格局不同,目前Y1401、Y1405、Y1409已经逐步演化为远期升水格局,这也从价格结构上反映出市场对豆油后市的乐观情绪。而豆粕后期供应量料将逐步增加 ,现货价格开始下跌。阶段性的油强粕弱格局有望延续,油粕比分析仍有反弹空间。

五、菜粕、玉米等关联品种走弱,挈 累粕价下降
水产料进入需求淡季,菜粕价格已开始从高位下跌。今年由于菜粕市场在水产消费旺季期间也涌现货源短缺的现象,推动菜粕期现价格双双大涨,现货报价一度接近4000元/吨。菜粕价格走强,也对豆粕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后期,随着天气的转冷,水产消费将迅速减少,很多地方,反常 是北方地区都将进入休渔期,菜粕也就迅速进入了需求淡季。10月下旬开始,将有大量的低价进口菜籽集中来 港,同时,棉粕大量上市,能够替代相当部分的菜粕需求。这样,菜粕市场供需格局将转为宽松,价格分析跌至2300一线。
另一关联品种玉米后期有望涌现一波跌幅。第一 ,近期在托市政策利好下期价反弹至2350上方,但现货价格依旧弱势,期价存在下降空间。另一方面,12月份历来是新粮上市量最大、最集中的月份,届时现货价格会连续 归落,期价同样跌势可期。
相关品种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对于豆粕而言,菜粕、玉米价格的纷纷走低,肯定 会使粕价受来 挈 累。
六、现货价格开始下跌,近月合约下方空间有限
目前,随着来 港大豆的连续增加 ,豆粕现货价格已经开始波动趋弱,油厂也连续下调远期基差售价。张家港现货价格已经从4500元/吨高位下跌至4150元/吨,油厂远期合同主流报价在3800—3900元/吨(1月合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