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养殖正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在这个转变中,一些企业领办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小区以较平稳的利润将农户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合作养猪对于风险承担 力弱的农户颇有吸引力。
大量社会资本投向养猪产业,规模养殖在生猪生产中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不少养殖企业主动向产业链上游的饲料领域、种猪繁育领域发展,同时涉足产业链下游的屠宰、零售、深加工等领域,力图实现效益最大化。
散户养猪有三怕
在四川省仁寿县,生猪屠宰企业玉泉食品公司副总经理闵文勇告诉记者,5年前公司屠宰加工的生猪50%至60%来自散户,目前这个比例已经降至15%至25%。
四川省是我国生猪产出第一大省,生猪产量占全国的10%左右,外调量占全国省际猪肉贸易量的三分之一。简阳市每年的生猪出栏量居四川第三。在简阳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养猪的传统,不过这一情景在最近5年正发生改变。
在简阳市街邻村,全村480户人家,5年前几乎家家都养猪,规模一样 在2来 3头。目前,养猪户仅有210多户,其中参加合作社模式规模养猪的有50多户,其余150多户自繁自养。
记者费解来 ,在养殖风险、市场风险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多重原因的影响下,现在散户养猪的数量越来越少,同时,现有养猪户的养猪模式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养殖风险方面主要来自于疫病。据统计显示,猪的传染类疾病至少有48种,包括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生猪散养户大多养殖方式落后、治理 粗放、防疫缺失,这些都增加 猪染病的风险。
市场风险方面主要是生猪出栏后的价格难以预料。简阳市玉成乡的农户雷学云告诉记者,以前他常年养猪,2008年和2009年养猪不断亏本,主动性受来 影响,如今拆了猪圈,跑起运输。数据显示,2008年至2009年生猪价格大幅归落,2010年至2011年又上涨超过100%。
简阳市玉成乡街邻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军告诉记者,全村1800口人,常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有500多人,如今留在村里的农民缺乏养猪晓 识,怕麻烦,散户养猪越来越少。
一位生猪企业的负责人形象地把散户养猪的风险概括为:怕死猪、怕跌价、怕投入。
合作养猪路正宽
李和军还有一个身份是简阳市玉成猪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记者来来 合作社时,他正跟社员核实配送仔猪的数量和时间。
街邻村村民黄玉是玉成猪业合作社社员,他建有4间猪舍,每个猪舍接近20平方米,可养40头猪,去年共出栏120头猪,纯收入14000多元。
合作社社员把猪从50斤育肥来 200斤出栏,一年可以出栏3批,一样 会养殖20至30头。一样 散户养猪,从母猪下崽来 育肥至200斤出栏需要6个月。合作社社员养猪只负责育肥期,3个半月来 4个月就可以将一头猪从50斤育肥来 200斤。
根据协议,合作社社员养猪主要利润来源有两方面。一是育肥的费用。养殖公司为社员提供仔猪时不收费,只记录仔猪重量,每头猪每增重1斤社员可获得0.5元,以从50斤来 200斤增重150斤运算 ,每养一头猪可获益75元。二是节省饲料的奖励。按照测算标准料肉比(生猪每增重1斤所消耗饲料比例)为2.8:1,集中养殖下,料肉比可以做来 2.6:1或更低,公司将节省出的饲料100%返还养殖户。综合两种收益,出栏一头猪农户收益大约在110元至120元之间。
当前,自繁自养一头猪的利润在300元左右,合作模式下每头利润才120元,农民为何不筛选自繁自养?黄玉告诉记者,合作养猪养殖规模较大,单头猪利润虽少,但数量多了,利润依然可观。在合作养猪模式下,养殖户们不负责卖猪,不用忧患市场行情,如饲养期间猪死亡,农户只缺失 劳务费。
但是,并非所有的农户都能参加合作养猪。合作养猪对猪舍的请求比较严厉,需具备标准化养殖的条件,每户猪圈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必须有自动饮水设施,有水泥硬化地面,保证圈舍宽广 透光、通风保暖。
无独有偶,养猪大县仁寿县涌现了一种在专门的封闭养殖小区进行养猪的模式。仁寿县玉泉食品公司建设了优质生猪产业园区,吸引养猪专业户入驻,实施统一饲料配送、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无害化处理粪污。今年,公司与园区8400户养殖户签订养猪合同,比去年增加 2000户。
仁寿县所在的眉山市去年全年出栏生猪531.6万头,规模养殖户达27928户,规模养殖比重来 达61.1%。
企业拓展产业链
近年来,国家政策扶持和高利润归报的促使 下,大量社会资本投向养猪,规模养殖在生猪生产中所占比重快速上升。同时,不少养殖企业主动向产业链上游的饲料领域、种猪繁育领域发展,同时涉足产业链下游的屠宰、零售、深加工等领域,力图实现效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