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约有1300万吨的棉籽,资源量为全球第一,年产棉籽饼粕达600万吨以上。我国每年有1400万吨以上的油菜籽(含年进口约300万吨),资源量为全球第一,生猪行情,年产菜籽饼粕达700万吨。由于我国经过近一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千万家传统制油工艺中,只器重出油率,忽视了饼粕蛋白质量,造成棉、菜籽粕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有效能值低;其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低,均显然低于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而且特别严重的是棉、菜籽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传统制油工艺为了增加 出油率常摘 用较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使棉、菜籽饼粕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严重下行,其赖氨酸归肠消化率只有40-60%,美国NRC(1984)标准也只有67%。因此在传统上认为棉、菜籽饼粕为低质蛋白 饲料资源。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即开始研究棉、菜籽粕脱毒,我国在“六五”及“七五”期间开始大规模研究棉、菜籽饼粕脱毒技术,由于是在制油工艺以后摘 取生物、物理、化学、水洗等方法,不仅脱毒成效不佳,而且成本太大,无法在饲料工业及养殖业中应用。国家“八五”及“九五”科技攻关系统地进行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改进传统棉、菜籽制油工艺生产新型高效低毒油脂饼粕,为提高我国棉、菜籽饼粕的饲用效价开创 了新的途径。其主要内容是在日处理100吨左右棉、菜籽的传统制油工艺中,研究棉、菜籽脱壳(皮)、仁壳分离工艺设备及棉、菜籽粕脱毒工艺设备的配套应用技术,调整制油温度、压力及浸出时间,保证在不影响传统制油的出油率及油品质量时,通过制油工艺生产的饼粕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消化利用率高,含有毒有害物质少。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通过科技部“主要粮油及加工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及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改进制油工艺生产新型高效饲用菜籽粕中试”等课题研究,新型高效低毒菜籽粕质量标准为:粗蛋白质含量≥40-44%,赖氨酸利用率≥80%,粗纤维≤7%,粗灰份≤7%,恶唑烷硫酮(OZT)≤500ppm,异硫氰酸酯(ITC)≤100ppm,腈≤200ppm。通过国家质监局“饲用棉籽粕”国家标准的制定、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003年)新型高效低毒棉籽粕产品质量指标如下:粗蛋白质含量≥50%,赖氨酸利用率≥80%,粗纤维≤7%,粗灰份≤7%,游离棉酚≤300ppm,赖氨酸≥2.45%。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与此同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中对饲用谷物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早籼稻及其加工产品的饲用价值和加工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得来 了多糖、非淀粉多糖及不同特性淀粉的营养参数,建立了饲料谷物资源的动态饲用模型,在早籼稻主产地应用“无鱼粉无豆粕无玉米日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