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饲料及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价格和质量变化不定是影响饲料和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饲料谷物资源短缺,能量饲料供应不足;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匮乏,蛋白质饲料自给率低下;优质牧草资源有限,草原牧草还难以满足牧区养殖需要。近年以来国的饲料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原料涨价使饲料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养殖业经济效益难以保证 ,影响来 了农民的生计问题。我国在饲料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1、潜在饲料资源数量严重不清,技术开发落后。主要是:自“七五”以来,我国一直未进行过全国性的统一饲料资源调查,现有饲料资源数据五花八门,由于来源不同往往口径不一;由于近年来饲料原料及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相继涌现了摘 用发酵生物技术、干燥新技术开发新型饲料原料如玉米加工副产品、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等,但这些原料的加工工艺不一,能源成本及营养价值也变化很大。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2、低质饼粕资源开发利用不够:①粗纤维含量高达14%以上,蛋白质含量20%-40%不等,有效能值不来 豆粕的70%,由于残留皮壳,饼粕颜色发黑,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②饼粕的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低,只有30%-60%,均显然低于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③低质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不仅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还会损害动物器官,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动物死亡。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3、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不足。现年产玉米只有1.1亿吨,而美国来 达2.5亿吨,虽然我国每年产2亿多吨稻谷和1亿多吨小麦,但多数情景下这两种谷物的价格高于玉米,且其有效能值仅有玉米的75%-95%,另外我国每年有近一亿吨的稻谷和小麦加工副产品。对谷物资源及其加工副产品的研究有待从传统的消化代谢试验,发展来 研究其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如非淀粉多糖)的消化代谢利用规律、合理加工利用上。另外,我国拥有丰富的薯类等块根块茎饲料资源,同时酒糟、醋渣、酱渣、果渣、豆渣、玉米浆等农副产品(轻工副产品)的年产量达1亿吨之多,但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率不足10%,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加工工艺技术落后,投入产出比缺乏竞争力,产品能量转化效率低等。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总的来说,动物生产的蛋白质平均值相当于全部精饲料资源总蛋白质的32%,按我国人均月摄入25克动物蛋白质换算成畜禽精饲料蛋白质计,13亿人口一年需要3700万吨蛋白,以豆粕(CP43%)运算 相当于我国全年约需8600万吨饼粕资源,但由于能量类精饲料能提供约10%粗蛋白,因此我国全年需饼粕等植物蛋白资源和动物蛋白饲料资源为6000万吨以上,这主要由我国制油工业中的植物饼粕饲料资源提供。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世界大豆产品约为每年1.6亿吨,而美国达8000万吨,为世界第一,其次为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三国占世界总产量的80%。我国虽然近年大力促进大豆的种植,但年产量只有约1500万吨,而且发展潜力不理想。虽然我国十年前对大豆、豆粕进口量不大,但近年大豆进口大增,甚至超过了国内的产量,近年更是接近3000万吨之多,引起了中美双方政府的严重关注。实际上主要的因素是我国养殖业及饲料业对蛋白饲料资源需求大增,拉动了我国的大豆产品的进口猛增。虽然豆粕为优质蛋白饲料资源,但我国的传统大豆制油工艺、特别是小规模大豆油厂及压榨油厂,不器重大豆饼粕质量,几乎不脱皮制油(美国几乎99%脱皮制油),造成豆饼(粕)生熟不一,赖氨酸利用率变化大(70-95%),蛋白质含量不来 44%。通过国家“八五”及“九五”科技攻关,摘 用振动流化床烘干工艺进行大豆不同温度、水分、时间烘干试验,优化出较佳的大豆快速烘干、爆腰、脱皮参数,建立大豆脱皮制油中试线,现已应用来 日处理2000吨以上的大豆制油工艺中。新工艺生产的脱皮豆粕粗蛋白质含量可来 达49%以上,赖氨酸含量达2.96%以上、比普通豆粕高18—25%。同时在大豆制油脱溶工段,对浸出湿粕脱溶实行溶剂气体气流脱溶,保证杀灭尿素酶活性的同时,仍能保持 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有效率。ppD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