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的飞速上涨,使得猪肉已不再是普通农户和大众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话题,它甚至随着产业链的放大和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与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息息相关。
6月6日 凌晨2点30分
四周是宁静 的黑夜,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却并不安静 。这个占地1300多亩、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一边的猪肉交易散户大厅大门紧锁,另一边的猪肉批发大厅灯火通明。
一辆满载猪肉的大卡车从北边小道绕过散户交易大厅,径直驶入交易批发大厅前面的空阔场地,生猪价格,“吱”的一声,带着微微的颤抖,卡车停下。在那里,已有上千片白条猪被挂在钩子上,排成整齐的数十排。
猪肉批发大厅是专门给猪肉屠宰加工厂出售白条猪的地方——猪肉屠宰厂把生猪从养猪农户那里收购来后,宰杀,烫毛、内脏摘除、劈半、去掉头和蹄、冷却排酸,其成品称之为白条猪。然后,代理商把这些白条猪运送来 这里,待价而沽。
“这是最后一个达来 的厂家。”正在这里值班的丰台工商所市场监督员刘德林说。猪肉批发大厅悬挂白条猪的大棚被分为13个区域,并被分配给13个厂家。但今天只有9个厂家来 场供货。这些厂商都是新发地猪肉交易大厅的协议供货单位。
剩下的那4个厂家已经好几天没来了。“卖不出价,生猪(屠宰前待出售的猪)源紧缺,成本又太高,自从5月猪肉涨价以来,屠宰场很多都在亏本。”刘德林说。
立刻 有一个叫李佳的猪肉代理商凑过来,扳手指头给记者算了这笔账:“在北京,现在生猪卖来 6.4元一斤;专门收购猪的人将生猪收购后卖来 屠宰加工厂要价6.5元一斤;加工完成后,厂家要价7.6元一斤,而且厂家面临卖不出去的危险——价钱高了,买主自然就少了。”
说完,他拿出一包揉皱了的小熊猫牌香烟,取出里面最后一支,点上,皱着眉头猛吸一口。这段时间,他亏本亏得厉害,按照他的说法,“每天都要亏6000来 10000元不等。厂家一口价,没有还价的余地。货来 市场上以后,我要是加几毛钱,顾客就去别的店了。”
按照刘德林的估量 ,在批发大厅的代理商们目前大致有一半以上都在亏钱。“李佳算亏得少的了。”
猪肉价格是从五一期间开始涨的。“我记得5月6日那天价格突然就高了起来,每天能涨3毛来 6毛。”刘德林说。他在新发地猪肉交易大厅当市场监督员已经6年了,每天晚上10点上班,早晨6点下班,对新发地批发市场猪肉交易的行情了如指掌。在他印象中,之前猪肉价格最高是2007年春节前的那几天。“也就小年夜、大年夜那两天价格高,8块钱一斤。”而这6年中,白条猪最便宜能卖来 4块钱一斤。
“那会儿我们生意好做,因为生猪也不过卖来 2块多一斤。”李佳说。而随着近来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他和他的同行利润空间也在变小。商务部近期的观测数据仿佛证明了这一点,按照该数据,生猪的收购价格5月份比4月份上升了29%,而猪肉的批发价格只上涨了27%。
等最后来 的那家屠宰加工厂卸完货,猪肉交易大厅的复检员刘富增开始检查每一片白条猪——他用一把刀,深深刺入白条猪的后臀尖部位,然后凭着体会,通过手感和察看来判定 猪肉的质量,是否掺了水。此后,他割下一块带来 办公室中用仪器做抽检。当这一切完毕之后,他会在一个本子上做下观测记录。
这样仔细而严厉的检查也“威慑”了一些屠宰加工厂——在利润渐微的这段日子里,总会有厂家想要通过“做手脚”来降低自己的成本,而刘富增的检查明显让他们这样的行为成为不可能。“我们新发地这里的检验是最严厉的,标准也是最高的。”刘富增说来 这里颇为骄傲,23岁的他明显已经是检查猪肉的行家。在他的记录本上,今天白条猪的最高价是8.4元一斤,最近一段时间,白条猪的平均价格一直在7.9元/斤左右,比没涨价之前高出一两元。
6月6日 凌晨3点30分
新发地批发市场的马路边,卖煎饼的小贩已排成了行。批发商陆续多了起来,他们匆忙买个煎饼食 ,然后赶去交易批发大厅挑选自己满意的白条猪。买下后,他们把这些白条猪从散户交易大厅的后门运送来 大厅里。在那里,他们会在自己的摊位上将猪分割好,等待买主的来 来。
批发大厅的大棚一共有52排挂钩,每排可以挂几十片白条猪,不过这几天通常挂不了这么满,因为批发商买得少。刘富增告诉记者,新发地猪肉交易市场每天提供的猪肉,大致占来 整个北京猪肉消费市场的10%,近来批发大厅每天大致只能卖掉1200多片白条猪,这个数字比猪肉涨价前少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