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信介绍,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级的储备肉有十几万吨,主要用来应急,防止价格忽高忽低,我省那时约有2万吨储备肉。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家级肉类储备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二,我省取消了储备肉机制。
随后,随着肉类价格震荡,国家又开始增加 肉类储备。目前国家级的肉类储备量已经提高来 了20万吨,不仅有活体储备(指活猪),还增加 了冻肉储备(指冷冻肉)。尽管国家请求地方也要有储备,但并未强制请求储备。
我省目前依旧没有省级储备肉,只是一些省辖市有一些活体储备。刘承信说,他们从去年开始频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特别要增加 冻肉储备,现在储备肉还有调控市场的功能。
记者也发觉,在四川等地区,猪粮比价已经涌现低于5∶1的情景,四川已经启动了冻肉储备。按照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调控预案 (暂行)》规定,猪粮比价一旦跌破6∶1的生产盈亏平稳 预警点,国家将增加 冻肉储备,必要时,还将对养猪户进行补贴。
4月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了《河南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的通晓 ,称将适时实施对活猪增加 储备,以及对农户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由此来看,也许猪肉价格的护航舰即将出航。(今报记者 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