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宏观市场动荡不安,以欧债危机为主线,相伴 着全球经济的低迷与转型,再加上美国及中国两大经济政策体的换届选举导致的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让2012年充满 了未晓 数,生猪价格,所幸政治及经济危机顺利稳固 过渡。2013年,宏观环境的动荡程度相对减弱,但遗留下来的“财政悬崖”问题,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问题依旧未得来 根本的解决,而有些问题甚至长期无法根治,将导致2013年全球货币政策仍旧宽松,对商品市场形成较强的支撑。
2013年全球的货币政策倾向宽松应该没有太大的变数。三大经济体中,从美国利率市场看,低利率政策仍将贯穿2013年,可能坚持至2015年。出台的QE3政策将会一直推行来 就业市场明确复苏。而欧洲国家备受欧债危机的困扰,经济衰退以及入不敷出的现状导致他们筛选宽松政策是较明智的筛选。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也步入经济转型,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导致国家一方面要放松货币以刺激经济,一方面又不敢太松货币,防止通胀压力。总体来说,全球经济货币政策坚持宽松,支撑商品价格中性偏多。
图2、美国失业率有所下滑,宽松政策仍旧 图3、美国经济坚持缓慢复速态势

资料来源:Wind、鸿海期货研究中心
图4、美国国债和高收益债券收益率坚持低位,货币宽松政策仍旧

资料来源:Wind、鸿海期货研究中心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全球商品定价货币的美元,因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欧洲国家经济衰退、欧债危机的连续 演变,以及资金避险的需求,将使美元依旧坚持强势,美元的强势将会压制商品的上涨空间。
图5、美元指数日K线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鸿海期货研究中心
三、豆类油脂市场供需情景
2012年无疑是美国农民的春天,虽然遭遇几十年来未遇的洪涝,令主产区大豆、玉米遭受减产,但同时反映在价格上的是高企的期现货价格,并且后期据统计的减产幅度远远不及预估的数据,高价格令美国农民获益颇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CBOT市场是为美国人民谋福利的工具。高价格促进了农民种植大豆的主动性,2013年全球大豆种植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全球大豆供应较充裕。
(一)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产量有望创历史记录
根据最新USDA月度供需报告及各猜测 机构数据显示,南美大豆种植面积比上年度大幅增加 。受来 种植效益利好的影响,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新季种植面积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750万公顷、1970万公顷。USDA猜测 巴西和阿根廷大豆面积分别增加 10%和12.57%,如果后期天气没有严重尤其的话,南美产量有望创历史记录。其中巴西产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豆生产国。
对于南美产量的猜测 ,各家机构略有差别,但总体丰产预期连续升温。美国农业部猜测 巴西产量8100万,较上年度的6650万增加 22%。猜测 阿根廷产量5500万吨,较上年度的4100万吨增加 34%。南美机构猜测 方面,巴西农业部Conab12月中旬猜测 巴西大豆产量将达8260万吨的创纪录新高,巴西私人估量 机构 Safras猜测 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创纪录的8250万吨。阿根廷农业部猜测 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5500来 6000万吨,刷新2009/10年度创下的前期历史纪录5270万吨。总体而言,若天气配合的话,则2013年上半年南美大豆新增产量有望来 达13600万吨以上,比上一年大幅增加 25%以上。将大大缓和大豆供应紧张局面。
图6、巴西、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图7、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有望创历史记录

资料来源:USDA、鸿海期货研究中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