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查看最新行情
一、 USDA供需报告公开在即,产量或将下调
受洪涝天气不利影响,在8月份的月度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业部率先调低2013年度美豆产量,产量由7月份的34.2亿蒲式耳调低至32.55亿蒲式耳,下调幅度5%。随后各调查机构深入田间地头对美豆产量进行实地调查,同样做出产量下调的预估。8月下旬,ProFarmer在巡查中发觉,部分大豆耕地并未如期种植上大豆。收成 面积低于预期加之洪涝天气,分析2013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31.58亿蒲式耳,单产为41.8蒲式耳/英亩,低于美国农业部此前的猜测 。另外,Informa对美国2013年大豆产量预估也从此前分析的32.66亿蒲式耳调降来 32.39亿蒲式耳,单产由42.7蒲式耳下调至42.4蒲式耳。
9月份月度供需报告将于12日对外公开,我们认为,基于目前美豆生长优良率的持续下行,美农9月报告连续 下调单产预估和产量预估的可能性较大。当前市场平均分析大豆单产为每英亩 41.2 蒲式耳,低于 8 月预估的42.6 蒲式耳;大豆产量为 31.40 亿蒲式耳,低于 8 月预估的 32.55 亿蒲。如果美豆单产如预期下调至41.2蒲式耳/英亩的话,在收割面积及总消费量不变的情景下,美豆产量将下调至31.32亿蒲式耳,结转库存下调至0.96亿蒲。调整美豆8月平稳 表,2013/14年度的美豆库存消费比将会下行来 3%,比去年的4%更为紧张。

二、 美豆播种偏晚,小心早霜潜在威逼
由于今年美豆播种缓慢,或将推后收割。9月4日,美国农业部公开的作物生长状况报告显示美豆优良率为54%,较上周下行4个百分点,美豆结荚率为92%,较5年均值水平落后4个百分点。从历史情景上,9月4日的优良率基本能决定本年度大豆的产量,所以现在市场对天气炒作抱有进入尾声的预期。54%的优良率对应单产41.5左右,对应点位高点1400点左右,所以,美豆在两次上涨来 1400点时,无果而终。但是,本年度的不同之处,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也就是不确定性连续 存在,理由和影响:第一 是本年度是晚播大豆,晚约15天,部分是播种的早熟大豆,这个大豆的产量略低,而且不耐旱;所以,本年度的优良率需要在9月18日时才更有对比成效,中间这段时间将非常重要。

其次是结荚率,见下图,目前是低于去年同期,也低于五年均值,那么未来10天的结荚补充进度很重要,考虑来 晚播大豆,结荚后的鼓粒期也延迟,需要的水分将决定大豆的最后结荚进度和鼓粒好坏,而鼓粒好坏将左右最终产量;

对应生长期的水分需求,见下图,目前大豆处于R6生长期内,需要18天,需要3.5英寸的降雨满足生长,而后期降雨尤其重要;去年之所以最后能扭转产量,是因为在后期的鼓粒期,有两场关键降雨保护,最终的鼓粒非常成功,才扳归回大部分的产量丢失。


天气猜测 :未来半月大豆产期的雨水稀少,而大豆优良率有过去两周时间从62%降低来 54%,是因为8月下旬的降雨不及预期,影响来 了大豆的生长,见主产区的降雨,如下图:五大湖西部主产区和密苏里降雨均远低于历史均值,如果延续,优良率会连续 下行,关键的鼓粒期将受来 冲击,连续 下调产量将是大致率事件。 未来几天美国主产区将有高气压带控制,带来晴天为主。

三、 港口大豆库存下行,进口放慢
截至8月底,我国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在620万吨左右,较5月下旬低谷时的350万吨有显然归升,不过与7月份基本持平,解释8月份开始南美大豆的进口将逐步 转淡。海关数据显示,8月我国进口大豆637万吨,环比7月的历史单月记录减少83万吨,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加 44.1%。另外据业内人士分析,因国储大豆拍卖不断,9、10月份国内大豆进口将连续 放缓,9月和10月中国大豆进口可能在900万吨左右。虽然国储拍卖增加 市场供应,但对港口库存来说,未来几个月下行将是大致率事件。

四、 养殖业好转,饲料需求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