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查看最新行情
当前整个豆类市场行情混沌,美国的天气状况在短期内成为影响市场行情的关键,来自天气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 了后市行情的不确定性。仔细估量 整体豆类市场,我国大豆受收储政策影响,更多的出现 出政策市特点,逐步脱离美盘影响,走势相对独立。豆粕和豆油从去年6月份开始,一直出现 出粕强油弱的态势,延续至今。最根本的因素是我国肉蛋类消费水平仍处低位和油脂消费基本饱和。使得蛋白饲料需求旺盛和油脂增速放缓成为当前豆类内部的主要矛盾。
豆粕1401合约,资金成交量活跃,持仓量220万手以上,市场上的做多资金没有完全退出。豆类中豆粕基本面最强,油脂中棕榈基本面最弱。图形上,尽管豆粕存在假突破的可能性,但上涨方向仍未改变。短期内豆粕强势仍旧 ,做空风险庞大,归落窗口打开的时间未来 ,豆粕依旧延续波动偏强的态势。
USDA报告利多,美豆产量仍存不确定性
本年度,美国部分地区涌现持续降雨一再推迟美豆播种。一样 情景下,美豆5月份种植,开花期为7月份,结荚期为8月份,收割期为9月和10月。影响单产的主要时间节点在7、8月份的开花灌浆期,天气是否干燥,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美豆单产水平。而本年度美豆作物在关键的8月灌浆期内遭遇了洪涝天气,导致美豆结荚数量减少,单产必然遭受影响。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单产调降的幅度上。通过对媲美豆延迟播种进度和USDA单产预估的关系、美豆优良率和USDA单产预估的关系以及USDA单产预估的最终单产的关系。我们发觉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美豆播种时间都相对较晚,本年度的播种落后进度类似于2011年。从优良率和美豆单产预估的关系来看,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11年均有52%优良率的时期,但所处月份不尽相同。其中2005年和2006年涌现在6-7月份,2007年和2011年情景类似于本年度。仔细对比2007年和2011年USDA报告对美豆单产的预估,我们认为美豆单产水平在41-42蒲式耳/英亩之间。而后续10月份和11月份USDA报告,仍有调整单产的可能性。
图 美豆优良率和USDA单产预估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衍期货
昨日美国农业部公开的大豆供需报告中,最主要调整的两方面是,将美豆单产由上月的42.6蒲式耳/英亩下调来 41.2蒲式耳/英亩;将美豆期末库存从上月的2.2亿蒲式耳调降来 1.5亿蒲式耳,单产和库存的调降基本一步来 位。在后期收割过程中美豆收成 面积仍有下调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不排除天气连续 干燥,单产连续 微幅下调的情景。对比历年美豆产量、消费量、库存量和库存消费比数据发觉,美豆产量、库存量和库存消费比均有小幅增加 ,增幅有限。本年度美豆不会大幅增产的局面已定,在10月份报告之前可能长期处于高位波动状态,等待美豆上市时的季节性归落时间窗口打开。
表 美豆9月供需报告
大豆(百万英亩) 2011/12年度 2012/13(预估值) 2013/14年度(猜测 值)
报告月份 8月份 9月份 调整
播种面积 75 77.2 77.2 77.2 0
收成 面积 73.8 76.1 76.4 76.4 0
平均单产(蒲式耳/英亩) 41.9 39.6 42.6 41.2 -1.4
百万蒲式耳 0
期初库存 215 169 125 125 0
产量 3094 3015 3255 3149 -106
进口量 16 40 15 15 0
总供应量 3325 3224 3396 3289 -107
压榨量 1703 1690 1675 1655 -20
出口量 1362 1315 1385 1370 -15
种子用量 90 90 87 87 0
调整值 1 5 29 28 -1
总使用量 3155 3099 3176 3140 -36
期末库存 169 125 220 150 -70
农场平均价格(美元/蒲) 12.5 14.40 10.35– 12.35 11. 5– 13.35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衍期货
图 美国大豆产量、消费量、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衍期货
下有猪肉价格上涨,需求相对平稳
我国一直很难走出猪周期的怪圈,蛛网理论在我国猪肉价格的变化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淋漓尽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怪圈仿佛很难打破。整个猪周期的循环轨迹是,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供大于求——猪肉价格大幅归落——能繁母猪大量剔除 ——生猪供应不断减少——猪肉价格连续上涨,周而复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