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端延伸,高平市打造了从玉米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沼渣利用来 生猪屠宰、熟肉制品、猪血猪骨加工的完整循环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迈进、低效益向高产值的质变。
绿色产业撑起新的增长极
亮点:集规模养殖、设施种植、种苗繁育、有机配肥、加工冷藏、科技服务、休闲摘 摘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逐步 形成
在山西凯永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里,两个高大的600立方米的沼气站分外引人注目。沼气站利用猪场的粪便发酵生产沼气,再以成本价向邻近村子的上千户居民输送生活用气,有效减少了使用原煤造成的污染,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如此看来,传统的养猪场变成了现代化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绿色工厂,以养猪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山西凯永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逐步 形成集规模养殖、设施种植、种苗繁育、有机配肥、加工冷藏、科技服务、休闲摘 摘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该公司所在地仙井村无疑是农业产业化的最大的受益者。公司培育种猪卖给邻近村民,给村民节约了种猪养殖成本外,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凯永给邻近村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一户带千家、一业富万民”的产业发展新气象正在形成。
这当然也是当地政府乐于瞧见的。
作为一个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县级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改变“一煤独大”的状况,也是让高平市领导班子一直摸索 和探索的问题。把生猪产业上升来 战略高度来谋划,上升来 政府层面来推进,才能实现效益的大提升,是当地领导的共识。
近年来,高平保持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当地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累计投入7000万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每年拿出2000万元,累计投入8000万元,扶持沼气建设。从2012年开始,当地把扶持重点从生产环节转向流通环节,从养殖环节转向加工环节,集中资金扶持品牌创建、市场建设、协会组织,促进了生猪产业可不断发展。同时主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建成了动物防疫中心和9个兽医站,村村配备了防疫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防疫经费100万元,免费进行免疫;政府出资80%保费,为2.6万头母猪参保,确保了生猪安全发展。
目前,高平正在组建“动物120”中心,全面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咨询、疫病治疗等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依靠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涉农部门的人才,提供技术培训、产品检测、畜牧兽医等服务,动摇了农民养猪的信心。
微博举荐 | 今日微博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