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
美国:USDA调升单产、收割进程快,美豆季节性供给压力大
南美:天气缓解、新豆种植步入正轨,面积增加 已成定局
国内:新豆收购、临储拍卖,短期内原料市场供给充裕
下游需求归暖,但库存偏高抑制摘 购热情
政策调控存隐忧,连豆粕季节性归落概率大
*宏观面:中美经济企稳复苏,欧洲局势仍有隐患
*技术&资金&操作下降通道仍未打破,逢高沽空为良策
一、基本面估量
1、美豆供给:USDA调升单产,收割进程快
1.1 美豆单产调高,供需报告偏利空
图1:美国大豆平稳 表

今年夏季美国遭受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农作物生长受来 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优良率一度下调至29%,成为有据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因此美国农业部在7、8、9持续三个月的作物报告中下调今年大豆产量预估。在最新一季的报告中,基于前期美豆主产区有显然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大豆洪涝,使得优良率有所归升,美豆单产涌现上调,由9月份的35.3蒲式耳调升至37.8蒲式耳,总产量由26.34亿蒲式耳调至28.60蒲式耳,上调幅度达8.5%。原料市场的产量提升加剧了连豆粕的空头氛围。
1.2 收割进程快,短期季节性供应压力增大
从9月份开始,美豆进入收割期,市场关注焦点也随之转移,由此前的洪涝炒作转移至新豆上市压力,豆类价格也随之下滑。且今年美国大豆的收割进度远快于常态年份,截止来 10月15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71%,远快于去年同期的64%和五年均值的58%。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一是大豆总体长势一样 ,机械化收割较往常更顺畅;二是收割期间天气较好,有利于收割。收割进程的加快将提前美豆今年的上市时间,市场短期内将承担新豆上市的季节性压力。
图2:美豆收割进度

根据据统计,从1990年至今,在每年的9、10月份大豆上市阶段,美豆市场有14个年份价格涌现归落,仅有9个年份价格涌现上涨,且归落的幅度远大于上涨的幅度。
2、新年度植豆面积增加 ;天气缓解有利种植展开2.1 洪涝缓解,新豆种植步入正轨
随着美豆供给炒作的趋弱,市场焦点将逐步转移至南美大豆的种植,天气状况将成为市场炒作的关键原因。当前,巴西大豆的种植已经陆续展开,之前主产区表层土壤相对干燥的局面对巴西豆的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延缓。近来主产区降雨相对较好,表层土壤水分状况有所改善。
图3:2012年10月18日南美当前表层土壤水分状况

图片来源:NOAA
南美大豆主产区表层土壤水分观测显示,截止10月18日,巴西大豆主产区表层土壤水分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主产区的巴拉纳州、南里奥格兰德州土壤较为潮湿 。但戈亚斯州及马托格罗索部分地区相对干燥。
图4:2012年10月18日美国未来两周降雨量猜测 图

图片来源:NOAA
未来两周降雨量猜测 显示,巴西及阿根廷大豆主产区降雨量偏少,有利于农户种植工作的展开。从当前南美天气状况来看,前期的干燥不会对种植造成显然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之前的市场看涨心态。
2.2 预期新豆种植面积增加 ,施压未来供给
USDA月度供需报告和《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都上调了南美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期,美国农业部分析2013年巴西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来 达2750万公顷,阿根廷也将来 达1970万公顷。德国《油世界》分析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大幅增长38%,来 达56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8200万吨,其他南美国家的大豆产量也有望提高。南美大豆的丰产将会增加 全球大豆供应,缓解北美大豆减产引发的短期供应紧张的格局。就目前南美天气以及土壤墒情来看,未来一周降雨较少,土壤温度有利于播种。
图5:巴西、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走势图

单位:百万公顷;制图:冠通期货
图6:阿根廷大豆平稳 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