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实行无抗养殖?
抗生素可以抑制杀灭动物体内的病源微生物,最近几年国内很多养殖场都会使用抗生素,几乎所有养殖户都形成一种意识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可以起到没病预防,有病的治疗的作用。但是长时间在畜禽类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会在肉、蛋、奶中积蓄,如果我们天天吃含有抗生素的肉、奶、蛋,导致人细菌、病毒感染之后治疗效果,甚至没有效果。
国内养殖业对抗生素的依赖非常明显,加上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情况下动物健康状况较差,造成养殖业对抗生素的使用比较依赖。各大养殖场都存在超限额、超品种的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养殖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指标较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
无抗养殖真的能实现吗?
无抗养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不使用抗生素养殖,向健康养殖的方向发展。在瑞典和丹麦已经禁止使用多种抗生素,2006年欧盟成员国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停止使用抗生素主要困难在于动物疾病上升,养殖效益下降,例如丹麦在停用抗生素之初,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600%,治疗性抗生素使用量呈比例增加,同时由于饲料转化率降低所致,养猪生产成本提高了8%-15%。
而在中国,由于规模养殖的环境条件、密度条件、防疫条件均不如欧洲国家,可以想象,如果直接禁止在养殖中停用抗生素,将带来更大的损失。必须要有相应的步骤和解决方法,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以及辅助措施的实施,例如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动物保健投入、调整动物营养、提高管理等,是可以恢复停用抗生素后的养殖效益的。如丹麦国内养猪生产已基本实现无抗生素,而养殖效益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实际上包括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均略有提高。
中国的无抗养殖从2000年开始即有人研究,通过乳酸菌技术、中兽药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在小范围内实现无抗养殖,近年来,采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无抗饲料见诸报道,亦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由于技术成熟、养殖效益等原因,未大规模推广。
现在人们已意识到,对畜禽大量使用抗生素并非仅仅是过去认为的可以“短期”让畜禽快速生长,使用不当还会造成畜禽免疫力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畜禽大量死亡。原因是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会杀灭体内的有益菌,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生物体的肠道内菌群失调,让潜伏的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从而引发内源性感染。另一方面,抗生素会杀灭生物体内的敏感菌,为外界耐药菌乘虚而入提供机会,造成畜禽的疾病继发、频发。最后,动物体内残余的抗生素通过排泄物进入生态环境时,又会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反过来危害动物及人类,所以无抗养殖势在必行。
无抗养殖,实质就是减少化药的使用,又要保证猪群少生病或者不生病,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想方设法的提高猪群自身的抗病力,猪群有完善健全的免疫功能才能抵抗外来疾病,从而减少化药抗生素的使用。
做到这些,养猪人自身的饲养管理水平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一定要注重“防大于治”这个概念。还有一点就是添加一些猪群保健药物,不管是中药还是添加剂,选择合适正确的保健药物也是很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