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流产,仔猪拉稀,肥猪喘气、关节肿,这猪该咋养呀?”看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真的蒙圈了呢?
安徽猪友一片红叶刚刚经历了这样的情况。
猪友一片红叶家里存栏50多头母猪,从今年3月底开始,猪场就开始不稳定。
先是产房仔猪在半月左右出现拉稀,用了各种方法,拉稀也没有搞定,治疗拉稀的药物都使用过后,先后使用过恩诺沙星、痢菌净等,症状稍有减缓
接着母猪出现流产情况,流产以后,胎衣上有血泡,流产胎儿脐带部位刷状出血。母猪流产、胎衣上有血泡。断奶以后的保育猪也难养的很,喘气咳嗽,背毛杂乱,并且有的猪有关节肿胀。保育消瘦、杂毛、喘气。
看了这样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判断是蓝耳感染的情况
那么猪场蓝耳病不稳定的表现情况有哪些呢?
1、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窝产仔猪死亡率超过20%,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
2、母猪流产集中于妊娠后期,白色死胎、“大”木乃伊胎和弱仔增多,胎衣呈暗红色、有血泡或血点出现,脐带“点刷状”出血,剖检死胎可见肺脏呈现间质性肺炎、出血,脾脏出血等病症,可以判定猪场发生猪蓝耳病。
3、猪场母猪更新率超过40%,返情率大比例增加,产后感染增多,产后少乳、无乳,仔猪健仔率低,PSY降低明显。猪场可以判定蓝耳病不稳定。据哈兽所研讨员蔡雪辉教授剖析,因头胎母猪通常是抗原与抗体不稳定猪群,蓝耳病毒最容易侵袭,故母猪更新率过高猪场,猪蓝耳病就会不稳定。
5、断奶保育猪,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疾病感染几率非常高,尤其是中后期呼吸道症状非常明显,这种猪场可以考虑猪蓝耳病不稳定。“临床一定水平上能够将猪副嗜血杆菌病定义为猪蓝耳病的‘指示器’”。
那么针对蓝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防控
1、生物安全
外部生物安全:防止引入蓝耳新毒株,科学引种,后备母猪隔离驯化,逐步信任并群;人员进出消毒、更换衣物;车辆进出清洗、消毒;不要使用外部精液;避免蓝耳病毒在猪群内或不同猪群之间循环感染;不要跨猪舍转移仔猪,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人员、工具等不窜舍。
2、正确保健
1)预防蓝耳
5%泰万菌素1kg+多西环素1kg/吨,连用10天,3月1次
2)治疗蓝耳
5%泰万菌素2kg+多西环素2kg/吨,连用15天,间隔20天用量减半重复一次,之后按蓝耳稳定期方案使用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全进全出。不同来源的仔猪不要混群饲养,不同月龄猪不要同栏饲养;应激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包括并栏、转群、疫苗免疫,能不做的尽量不做;合理保健:根据猪群情况策略性用药(继发感染控制,中西结合);严格伤口的消毒制度,注意断尾剪牙、阉割和打针;病猪护理:合理的营养;护理方式;合理淘汰;环境管理:猪群密度;环境卫生;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