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病,又叫五号病、“口疮”、“辟癀”,属一类传染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其临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五号病的危险在于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让人防不胜防。
口蹄疫有哪些临床症状?
发现疫情应立刻将病猪隔离出来,然后对症治疗。
1.蹄部溃烂
有溃烂的部位,须在当天晚上,在损伤部位涂抹“碘甘油”。每天一次,连用三天。最好能在晚上上药,猪群在晚上更安静。若无正确而及时的措施,蹄壳往往脱落,而一旦如此,30天左右才可完全好转,而此时大猪严重掉膘。
2.高烧
发烧,是有炎症的表现,不要一味的注射退烧药。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特别多一些维生素C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效果。不管是否吃料,猪绝对不能断水。
3.不食
患猪通常是因为嘴部有水疱,饮食会增加疼痛感,这时可以饲喂湿拌料,增加适口性。还可以在饲料里加入少许的食盐,这绝对不是在伤口上撒盐的那种,因为猪喜欢咸食,加了盐可以增加胃口。
4.蹄壳脱落
若未能及时保健护理,导致一些五号病患猪蹄壳脱落,可在伤口撒敷“结晶磺胺粉”。对一些不能动弹的患猪,应人工给水、给食。
5.特别注意:
患本病的猪大多呈良性经过,很少死亡。但也有呈恶性经过的,尤其乳猪多见,极少数育肥猪和肥猪也可呈恶性经过而死亡。死亡原因是病毒侵害心脏,引起心肌炎而心衰死亡,故死后剖检,心脏表面出现灰棕色斑纹,外形似虎皮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口蹄疫防控的难点?
(1)病原型号多。
口蹄疫病原是口蹄疫病毒,属小RNA 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属(Aphthavirus),病毒粒子直径为20 ~ 25nm,呈大致的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FMDV 有A、O、C、SAT1、SAT2、SAT3 以及Asia 1 型7 个血清型。该病毒不仅在各型间没有交叉免疫性,同血清型的各亚型之间也仅有部分交叉免疫性。其中中国有3种,分别是O型、A型和亚洲1型。O型仍然是防控的重中之重,包括缅甸98、新猪毒和泛亚三个亚型。近几年O型的流行以缅甸98为主,且缅甸98对其他亚型有一定交叉保护。A型是2013年以来感染率越来越高的毒株,且由爆发时主要感染母猪仔猪发展到可以感染各个阶段猪,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损失。亚洲1型近两年报道较少。
(2)感染压力大。
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其流行强度、波及范围与病毒株、宿主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传染源:处于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动物,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病毒随同动物的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都可形成该病的传染源。
传播方式:FMD病毒传播方式分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在70%的相对湿度和较低气温的情况下,病毒可见于100km以外的地区。
易感动物:猪牛羊都为其易感动物,且能相互感染,理论上来说,1头病猪一晚上排除的病毒能感染25万头健康猪。
(3)有限免疫,免疫原性弱。
猪对口蹄疫为有限免疫,其免疫时间较短,免疫原性较弱,需要大剂量抗原刺激才能产生有效抗体。
—
口蹄血抗----精制口蹄疫病毒血清抗体
【主要成分】精制口蹄疫病毒血清抗体
【药理作用】
本品为高效抗病毒药物,口蹄疫抗体进入机体后直作用于口蹄疫病毒,并与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使病毒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并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促进自身抗体形成,阻止口蹄疫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抗感染、抗病毒、杀菌的作用。
【功能主治】
本品主治家畜因口蹄疫病毒(A型、O型、亚洲I型)感染以及由此继发的心肌炎等混合感染而引起的烈性疾病。临床主要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畜跛行、喜卧,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幼畜常因继发心肌炎突然死亡,同时对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细菌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有显著而独特的疗效。
【用法用量】使用前将本品振荡摇晃至形成均匀溶液,肌肉注射:猪:每瓶在发病前期用于200kg体重,在中、后期用于100kg体重;牛、羊按每kg体重0.1ml使用;重症可酌情加量。
【包装规格】20ml/支×2支/盒×30盒/件
速来抢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