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白领”到“黑猪大王”,巍山家香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志刚的人生选择令人惊叹。十年前,他放弃高薪回乡创业,打造出高原生态黑猪产业,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我们一起去了解罗志刚的故事。

在巍山县大仓镇的一片青山环抱中,一座现代化的种猪场即将投产,罗志刚和工人们穿梭于保育舍间,进行着最后检查。


在巍山县大仓镇的一片青山环抱中,一座现代化的种猪场即将投产,罗志刚和工人们穿梭于保育舍间,进行着最后检查。

巍山家香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志刚
我们的设备已经全部安装好,也就是我们的可视化。以后不用进猪场,我在办公的地方就可以了解每一头猪的状况。
2004年,17岁的罗志刚决定离开家乡去上海打工,当时需要2000多块的路费,家里实在拿不出来,是村里人三十、五十、一百地借给他,才凑足了路费。
他们当时没有借给我这一笔钱的话,我就到不了上海。他们竭尽所能哪怕是有30(元)有50(元)都愿意借给我,2004年其实还是不容易的。

在上海的十年间,罗志刚先后在宝钢集团和上汽集团工作,从操作工成长为中层管理人员,月薪达2万多元。期间,他还陆续带出了村里的十几个年轻人到上海打工。
所以这个时候我开始反思,我把他们带出去到底是对是错。虽然带出去见了世面,但是父母在家里面可能老了就没人来照顾。
2013年,罗志刚做出了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职回乡养猪。
父母觉得,他们养了一辈子猪,平时比市场高5毛都卖不了,我要比市场高一倍两倍(价格)卖出去,他们觉得不现实。所以,当时就不支持我,发动所有亲戚朋友不要给我借钱。第二个就是不帮我,我自己一个人养猪,养了三年。
与其他养殖户不同,罗志刚的创业第一步不是建猪圈,而是跑市场,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很快见效,2017年,他与昆明一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已在昆明建立70多家直营门店,拥有25万会员。

这几年走的就是高品质,针对有需求的人。一年需要一千头,我就做一千头;需要做一万头,我就做一万头,是有需要再生产,而不是生产了再去销售。

在养殖上,罗志刚创新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全县5个乡镇300余户农户参与黑猪养殖。此外,罗志刚还推动传统养殖与现代技术融合,猪场里每一头猪的生长数据、健康状况都能用数据监测,实现了远程监控。同时,联合科研机构建立专家工作站,既保留云南土猪血统,又引入优良种源进行改良。
我们的猪种一定要纯正,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出一款我们云南的地方土猪,要让它具有云南的代表性。并且走出去,能和全国、甚至全世界比,这个是远大的目标。
作为返乡创业典型,罗志刚先后当选巍山县政协委员、州党代表,并担任巍山县工商联副主席等职务,这些荣誉既是对他创业成果的肯定,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我只要放心地把产业做好,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在上海是我一个人幸福,但是回到农村,我可以让整个家乡人民都幸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