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贫穷是千百年的历史顽疾,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年的脱贫攻坚战役圆满收官,伟大的祖国消灭了贫穷。从今天起,平台陆续推出扶贫采风征文,为那些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扶贫人点赞!
身残志坚养猪致富
赵春颂
在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柳王村北,一条南北乡道的东边有一排房舍,那就是柳王村被誉为“铁腿猪倌”池永强的家。
与大多数的人家有些不同,这个家没有院子,西边靠近路的一间板房墙上写着“理发”两个字。紧挨着理发室东边的三间瓦房是住房,房前搭了简易棚,住房再往东是猪舍。走进住房,看到的是一些简单家具,墙边生着炉子,主人公一家人正围坐在小桌旁边吃中午饭——这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六。
时间跨入2021年,池永强也已41岁了。这几年他积极转变思路,发展养猪产业,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表面看池永强与常人无异,可谁也不会想到他却是一位重度残疾人。出生后刚刚70天的时候,池永强被一场无情的大火夺去了右腿,直到20岁安装上了铁质假肢,这一带就是20年。他虽然身体残疾,但却头脑灵活、心灵手巧,二十年前在滨州市残联举办的技能培训班上认识了妻子,妻子学理发,他学无线电维修。两人都有腿部残疾,相同的遭遇碰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最终喜结连理。2003年结婚后,两人在济南打工,因身体原因干不了重体力活,所以收入不高。想做生意又没本钱,漂泊几年后只得回老家买了辆三轮车拉刨花锯末,给养鸡、养鸭的养殖户垫圈用。一袋料重量不一有30斤的,也有50斤的,池永强装车、开车、卸车,妻子帮客户往鸡棚、鸭棚里运输,这一干就是10年。期间虽然累,但有固定收入,一个月能挣两千块钱。六年前有了女儿,池永强不得不自己骑着三轮车出去运输,留妻子在家照顾孩子、理发、做草编,家庭收入不多,日子也就过得紧紧巴巴。
穷则思变!2017年池永强借了一万块钱买了两头母猪,开始了他的养殖生涯。他每天给猪喂食,打扫猪圈卫生,查看每头猪的生长状况,有时甚至支张行军床日夜守护在生育期的母猪身旁。然而不懂养猪技术的他一开始就迎来当头一棒,因为没有经验,头一个母猪第一期产仔13个,结果因为拉肚子,眼看着小猪们一天天瘦下来先后死亡,最后只剩下5头小猪仔。
这5头小猪,成为了池永强一家生活的希望,必须不遗余力地养好。他想到了自己做兽医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池永强一边细心照料一边学习技术,当起了“猪大夫”,给猪打针、吃药,都是自己摸索着干。5头小猪渐渐长大了,池永强也成了半个“内行”,不仅能治疗猪病而且积累了很多土办法。池永强说,如果看到母猪舔周围的墙面,说明母猪缺微量元素钙,捡起土坷垃扔到猪圈里,母猪就会去舔,这样就补充体内的微量元素。2020年池永强又联系上山东省养殖协会首席服务专家李玉彩教授,遇到问题就向他请教。在李教授的指导下,他努力克服自己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地对养猪这套本领掌握得得心应手。
任何创业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生猪市场很不景气,精心照料的猪,并没能够给池永强带来良好效益。几十头猪每天都要吃饲料,再加上人工,每头猪出栏后还不够成本,这让整个家庭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池永强的遭遇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他被精准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上扶贫工作人员10天左右就到池永强家走访慰问一次,关心他的生活所需和一家人身体状况,镇上的畜牧技术人员也及时帮助他解决遇到的养殖问题。
2019年是生猪的利好之年,池永强抓住了机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湖滨镇受灾严重,连续几天几夜强降雨,池永强的猪舍被大水淹没,成了一片汪洋。猪舍里的水一尺深,地面被泡坏了,有的墙体也泡倒了。小猪仔仰着脖子才能呼吸,刚生产完的母猪站不住,只能躺在水里,一窝猪仔只成活了3只,池永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危急关头,村两委组织人员前来救助,在猪舍周围用铲车筑起土堰,调来抽水机白黑24小时连轴转,一天过后猪舍周围的水退下去了,猪保住了。池永强激动得热泪盈眶,泪水就像闸门挡不住洪水那样,嘴里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但突如其来的灾情,让池永强变得有些心灰意冷。县残联、镇残联、扶贫办的同志和乡亲们都来劝他,坚持干下去吧,以后总会好的。其实池永强夫妇也不甘心,七八头能产仔的母猪都是财富呀,再试试看,收入再差也比“拉锯末”强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水灾过后猪肉行情飞涨,一窝猪仔能卖上万块,一头肥猪四五千。2019年10月份,池永强卖了几窝猪仔,收入可观。到了2019年底,他的猪舍存栏量达到20多头。池永强决定,再建一个新猪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准备大干一场的池永强,又遇上了资金短缺的难题。想到平时帮扶干部来家时对自己宣传的扶贫政策,他找到了扶贫办。听到池永强想扩大养殖规模、靠自己劳动致富的想法,扶贫办工作人员全力支持。利用金融扶贫政策,为池永强与银行之间牵线搭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很快帮助他获得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建起了新猪舍。同时,又帮助办理了畜牧养殖营业执照和环保手续。
池永强让我戴上口罩,领着走进猪舍参观。门口上面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池永强说:“为了防止疫情,不让乱人进去。即使买猪的来,也要先在外面消好毒,才能进入。”
猪舍中间是一条窄窄的过道,两边分别是一间一间东西三米左右宽、南北四米左右长用砖砌的小格子墙,墙里面就是猪的活动空间。新建的猪舍和原有的旧猪舍还能清晰地分别出来。顺着过道,一边走一边听永强介绍:这头“大白”有猪了,那头“长白”春节就要产仔了,还有留下的几头母猪准备“打栏”,所有饲养的猪都是自己繁殖的。有一头老母猪躺在温暖的“床铺”上,十几只小猪正在围着吃奶。看出了我对猪舍大部分空着的疑惑,池永强解释到,2020年出栏110多头,只剩下十几只半大的猪仔了。这些猪分别圈在三个猪栏里,有的躺着呼呼大睡;有的趴在地上仰着头瞅我们;有的看见我们,就摇头摆尾哼哼着走过来,有点像呆萌可爱的小孩子。
妻子李德华利用所学的理发技术,在板房里开起了理发店,来理发的都是附近乡里乡亲。闲暇时间,她也帮助池永强打理猪舍,或坐在火炉旁做草编,产品由丈夫在网店上售卖。夫妻俩是闲不住的人,零散的时间都被利用起来了。女儿上小学二年级,聪明伶俐,享受到了各项教育扶贫政策。
池永强和他的妻子身残志坚,但却用行动证明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谛!”
在各种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凭借自己的勤劳好学和良好信誉,池永强如今的养殖场已具备了一定规模,从一个最初仅养了2头母猪的家庭养殖户,发展成了规模达70余头的专业户、脱贫致富的示范户,还被评为“残疾人创业明星”。
池永强想,政府和大家这么帮咱,咱也得为大伙做点事。每逢重阳节,夫妻俩就到镇上敬老院,妻子拿理发工具给老人们理理发、刮刮胡子,池永强就给老人修修表、拾掇拾掇电器,用爱心回报社会。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池永强说:“咱一个残疾人,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销路,干啥也干不好。现在有了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技术、资金,包括销路都有人帮助我们,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只要肯努力就能摆脱贫困,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要踏踏实实地好好干下去,也希望将来能影响带动更多的乡亲过上好日子。”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对于未来,池永强有自己的计划,有自己的憧憬。他时时关注市场行情,满怀希望地说:“2021年生猪市场行情还会看好,我很有信心。”
激流搏风浪,扬帆再起航。决心攀登高峰的人,总能找到前进的道路。衷心祝愿池永强砥砺奋进谱华章,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新的胜利!
作者简介:赵春颂,山东省博兴县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级高级政工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博兴县作家协会会员、博兴县中共党史研究会会员。曾参与《博兴县地名志》《博兴风物志》《博兴故事》的编辑工作,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著有散文集《老家的枣树》。
贫穷是千百年的历史顽疾,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年的脱贫攻坚战役圆满收官,伟大的祖国消灭了贫穷。从今天起,平台陆续推出扶贫采风征文,为那些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扶贫人点赞!
身残志坚养猪致富
赵春颂
在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柳王村北,一条南北乡道的东边有一排房舍,那就是柳王村被誉为“铁腿猪倌”池永强的家。
与大多数的人家有些不同,这个家没有院子,西边靠近路的一间板房墙上写着“理发”两个字。紧挨着理发室东边的三间瓦房是住房,房前搭了简易棚,住房再往东是猪舍。走进住房,看到的是一些简单家具,墙边生着炉子,主人公一家人正围坐在小桌旁边吃中午饭——这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六。
时间跨入2021年,池永强也已41岁了。这几年他积极转变思路,发展养猪产业,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表面看池永强与常人无异,可谁也不会想到他却是一位重度残疾人。出生后刚刚70天的时候,池永强被一场无情的大火夺去了右腿,直到20岁安装上了铁质假肢,这一带就是20年。他虽然身体残疾,但却头脑灵活、心灵手巧,二十年前在滨州市残联举办的技能培训班上认识了妻子,妻子学理发,他学无线电维修。两人都有腿部残疾,相同的遭遇碰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最终喜结连理。2003年结婚后,两人在济南打工,因身体原因干不了重体力活,所以收入不高。想做生意又没本钱,漂泊几年后只得回老家买了辆三轮车拉刨花锯末,给养鸡、养鸭的养殖户垫圈用。一袋料重量不一有30斤的,也有50斤的,池永强装车、开车、卸车,妻子帮客户往鸡棚、鸭棚里运输,这一干就是10年。期间虽然累,但有固定收入,一个月能挣两千块钱。六年前有了女儿,池永强不得不自己骑着三轮车出去运输,留妻子在家照顾孩子、理发、做草编,家庭收入不多,日子也就过得紧紧巴巴。
穷则思变!2017年池永强借了一万块钱买了两头母猪,开始了他的养殖生涯。他每天给猪喂食,打扫猪圈卫生,查看每头猪的生长状况,有时甚至支张行军床日夜守护在生育期的母猪身旁。然而不懂养猪技术的他一开始就迎来当头一棒,因为没有经验,头一个母猪第一期产仔13个,结果因为拉肚子,眼看着小猪们一天天瘦下来先后死亡,最后只剩下5头小猪仔。
这5头小猪,成为了池永强一家生活的希望,必须不遗余力地养好。他想到了自己做兽医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池永强一边细心照料一边学习技术,当起了“猪大夫”,给猪打针、吃药,都是自己摸索着干。5头小猪渐渐长大了,池永强也成了半个“内行”,不仅能治疗猪病而且积累了很多土办法。池永强说,如果看到母猪舔周围的墙面,说明母猪缺微量元素钙,捡起土坷垃扔到猪圈里,母猪就会去舔,这样就补充体内的微量元素。2020年池永强又联系上山东省养殖协会首席服务专家李玉彩教授,遇到问题就向他请教。在李教授的指导下,他努力克服自己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地对养猪这套本领掌握得得心应手。
任何创业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生猪市场很不景气,精心照料的猪,并没能够给池永强带来良好效益。几十头猪每天都要吃饲料,再加上人工,每头猪出栏后还不够成本,这让整个家庭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池永强的遭遇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他被精准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上扶贫工作人员10天左右就到池永强家走访慰问一次,关心他的生活所需和一家人身体状况,镇上的畜牧技术人员也及时帮助他解决遇到的养殖问题。
2019年是生猪的利好之年,池永强抓住了机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湖滨镇受灾严重,连续几天几夜强降雨,池永强的猪舍被大水淹没,成了一片汪洋。猪舍里的水一尺深,地面被泡坏了,有的墙体也泡倒了。小猪仔仰着脖子才能呼吸,刚生产完的母猪站不住,只能躺在水里,一窝猪仔只成活了3只,池永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危急关头,村两委组织人员前来救助,在猪舍周围用铲车筑起土堰,调来抽水机白黑24小时连轴转,一天过后猪舍周围的水退下去了,猪保住了。池永强激动得热泪盈眶,泪水就像闸门挡不住洪水那样,嘴里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但突如其来的灾情,让池永强变得有些心灰意冷。县残联、镇残联、扶贫办的同志和乡亲们都来劝他,坚持干下去吧,以后总会好的。其实池永强夫妇也不甘心,七八头能产仔的母猪都是财富呀,再试试看,收入再差也比“拉锯末”强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水灾过后猪肉行情飞涨,一窝猪仔能卖上万块,一头肥猪四五千。2019年10月份,池永强卖了几窝猪仔,收入可观。到了2019年底,他的猪舍存栏量达到20多头。池永强决定,再建一个新猪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准备大干一场的池永强,又遇上了资金短缺的难题。想到平时帮扶干部来家时对自己宣传的扶贫政策,他找到了扶贫办。听到池永强想扩大养殖规模、靠自己劳动致富的想法,扶贫办工作人员全力支持。利用金融扶贫政策,为池永强与银行之间牵线搭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很快帮助他获得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建起了新猪舍。同时,又帮助办理了畜牧养殖营业执照和环保手续。
池永强让我戴上口罩,领着走进猪舍参观。门口上面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池永强说:“为了防止疫情,不让乱人进去。即使买猪的来,也要先在外面消好毒,才能进入。”
猪舍中间是一条窄窄的过道,两边分别是一间一间东西三米左右宽、南北四米左右长用砖砌的小格子墙,墙里面就是猪的活动空间。新建的猪舍和原有的旧猪舍还能清晰地分别出来。顺着过道,一边走一边听永强介绍:这头“大白”有猪了,那头“长白”春节就要产仔了,还有留下的几头母猪准备“打栏”,所有饲养的猪都是自己繁殖的。有一头老母猪躺在温暖的“床铺”上,十几只小猪正在围着吃奶。看出了我对猪舍大部分空着的疑惑,池永强解释到,2020年出栏110多头,只剩下十几只半大的猪仔了。这些猪分别圈在三个猪栏里,有的躺着呼呼大睡;有的趴在地上仰着头瞅我们;有的看见我们,就摇头摆尾哼哼着走过来,有点像呆萌可爱的小孩子。
妻子李德华利用所学的理发技术,在板房里开起了理发店,来理发的都是附近乡里乡亲。闲暇时间,她也帮助池永强打理猪舍,或坐在火炉旁做草编,产品由丈夫在网店上售卖。夫妻俩是闲不住的人,零散的时间都被利用起来了。女儿上小学二年级,聪明伶俐,享受到了各项教育扶贫政策。
池永强和他的妻子身残志坚,但却用行动证明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谛!”
在各种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凭借自己的勤劳好学和良好信誉,池永强如今的养殖场已具备了一定规模,从一个最初仅养了2头母猪的家庭养殖户,发展成了规模达70余头的专业户、脱贫致富的示范户,还被评为“残疾人创业明星”。
池永强想,政府和大家这么帮咱,咱也得为大伙做点事。每逢重阳节,夫妻俩就到镇上敬老院,妻子拿理发工具给老人们理理发、刮刮胡子,池永强就给老人修修表、拾掇拾掇电器,用爱心回报社会。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池永强说:“咱一个残疾人,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销路,干啥也干不好。现在有了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技术、资金,包括销路都有人帮助我们,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只要肯努力就能摆脱贫困,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要踏踏实实地好好干下去,也希望将来能影响带动更多的乡亲过上好日子。”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对于未来,池永强有自己的计划,有自己的憧憬。他时时关注市场行情,满怀希望地说:“2021年生猪市场行情还会看好,我很有信心。”
激流搏风浪,扬帆再起航。决心攀登高峰的人,总能找到前进的道路。衷心祝愿池永强砥砺奋进谱华章,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新的胜利!
作者简介:赵春颂,山东省博兴县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级高级政工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博兴县作家协会会员、博兴县中共党史研究会会员。曾参与《博兴县地名志》《博兴风物志》《博兴故事》的编辑工作,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著有散文集《老家的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