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生猪产业不仅能为人民的餐桌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资源,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径之一。“猪粮安天下,有猪才有家”也明确了生猪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生猪产业按照自身发展特点可以从产前的期货和土地、产中的技术和人力,以及产后的品牌化、差异化发展等方面重点研究。其中,生猪产业发展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证。只有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理论才能够落地,新技术才能够应用,新业态才能够发展。笔者根据连续6年的技术推广经验归纳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举措,特别是将PDCA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到生猪产业新型农业农民主体培育,创新了培养模式,加速了新技术的落地转化。
1 PDCA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所谓的PDCA质量管理体系,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实用管理方式之一,能够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部竞争力,无论是在生产教学、科研管理还是在企业重大决策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PDCA模式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之间具有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的特点。其中,计划(Plan)是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制定的行动方案和预期目标,该环节是决定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环节,决定着产业未来的走势,在养猪生产中,该环节在育种方案的规划、繁育方案的实施和饲料营养配方的应用上也具有很好的前景。诸如生猪育种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技术的瓶颈问题,合理规划育种目标和育种实施方案。实施(Do)需要在产业目标和实施方案的指引下,诸如生猪育种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技术的瓶颈问题,合理规划育种目标和育种实施方案。检查(Check)是根据方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落实,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产业的方案。处理(Action)是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和突出问题,制定出标准化和模式化经验,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PDCA模式具有大环套小环、阶梯式上升和周而复始的特点,在PDCA模式的指导下,生猪产业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好地管理产业资源和目标的实现。
2 PDCA模式在生猪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创新路径
2.1“农民在线点菜+专家在线下厨”模式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按照PDCA模式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只有充分地调研生猪产业情况,明确生猪产业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好PDCA模式,这也是PDCA管理模式的计划部分(Plan)。在生猪产业新技术和新理论推进过程中,相比较新型职业经营主体而言,传统的养殖户具有知识碎片化、居住分散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需要根据农民的特点合理开展新技术的转化。为此,笔者在黑龙江省依安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技术推广,农民可以根据养殖需求通过线上平台咨询问题,专家运用专业特长制定解决方案,农民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也是检验技术的有效性和成熟度的评价标准。创新新型农业主体培养模式,让农民可以在田间地头、村头、炕头实现及时有效地解决生产问题,也拉近了从事养殖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与科技推广人员的距离,打通了新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破解了“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
2.2“课程+产业”模式
培养生猪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在于课程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根据生猪产业的现状即课程实施的前提社情,以及生猪产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即学情来优化培养课程。在生猪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企业的生产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实现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对接,将生猪企业的工作流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操作流程转化为人才培养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生猪企业的“四段式饲养工艺”流程为例,“四段式饲养工艺”即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段—生长育肥段四个重要生产流程,每个流程中的技术标准对应企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按照现代养猪生产指标合理考核生猪产业的人才培养标准,生产指标即课程培养的评价环节。PDCA模式在某万头大型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上的应用,如图1所示。
PDCA模式在大型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上的应用
图1 PDCA模式在大型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上的应用
在配种妊娠环节,按照配种率85%和妊娠率100%计算生猪企业的考核指标,在这个环节中重点考察技术人才的发情鉴定技术、妊娠诊断技术和饲养管理方面的课程内容;在分娩哺乳环节,按照哺乳期成活率95%的生产标准考核技术人才,在这个环节重点考察哺乳期背膘体况、哺乳期母猪营养管理,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非生产天数作为课程内容;在生长育肥环节,按照生猪期末成活率97%和育肥猪期末成活率98%标准考核技能人才,重点考察生长保育阶段的饲料转换、常见病防治和提升肉猪产肉量和料重比等指标的课程内容。依托企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将生猪产业的产业链对接生猪养殖人才的专业链条,形成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培养模式。
2.3“村民课堂”模式
从生猪产业标准化养殖比重来看,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其出栏量超过全国一半,约为52.34%,其中,中小型养殖户还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在重点扶持规模化养猪企业的同时,也要兼顾规模养殖场户的生产效益。从产业振兴的角度来看,生猪的散养和较小比例的生猪养殖仍然在农民致富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因此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也要根据规模化养殖比例占比较大的养殖户进行培养。“村民课程”模式就是根据农民的内心需求、实践经验和鲜活经验的特点,开发出的接地气的培训模式。该模式是针对在线上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线下采用“点对点+面对面”的模式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按照“生产-理论-再生产”模式,螺旋上升式地推广新技术和新理论。村民课程成为新技术落地的“主战场”和“加速器”。
3 PDCA模式在生猪产业高效生产上的应用
3.1明确“养什么”?——计划(Plan)
明确“养什么?”也是质量管理模式的第一步。生猪企业运行中要掌握各个生产要素对畜牧科技贡献比例,这才是生猪养殖的前提所在。其中遗传育种具有公益属性,也是技术的难点和重点,约占科技贡献率的40%;饲料营养是生猪养殖投资点,也是节本增效的核心环节,开发新型非常规饲料资源,确定非常规饲料使用阈值,减少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饲料原料上涨的压力。疾病防控作为生猪养殖的技术难点,但不是猪场管理核心工作,要坚持“养重于防”的理念,推进猪场的饲养管理工作。饲养管理是猪场经济效益技术增长点,也是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其中也要关注技术人员的遴选方面,有效激发生猪养殖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3.2掌握“怎么养?”——实施(Do)和检查(Check)
生猪养殖的核心环节就是按照规模化生产指标合理推进新技术的落地实施。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流程来实施和检查新技术在猪场中的作用,科学有效地评价猪场人员的工作质量。从猪场选址、舍内设计、品种选择、饲料营养、不同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人力资源和市场预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让猪场人才对本行业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达到猪场运行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3如何“卖得好?”——处理(Action)
猪场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是管理的综合体现,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的调配、市场行情的预判,以及产品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等方面。在猪场人力资源调配方面,按照饲养员的责任心和良心科学制定评价标准,诸如,在发情鉴定和妊娠诊断上,需要兽医、饲养员和繁育员密切配合,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进而减少猪场的非生产天数。同时,猪场也应该提高人员的福利标准,体现养殖企业的良心和爱心。在市场行情预判方面,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认真研究生猪行业的特点,综合研判错综复杂的因素对养猪产业的影响,按照市场规律适度规模养殖。在产品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方面,打造产品内涵式发展,以黑猪养殖为例,因其具有肉质鲜美和耐粗饲的种质特性,将黑猪产业链延伸,通过杂交选育等方式利用好黑猪地方品种。目前,以松辽黑猪和龙民黑猪配套系的成功培育,打破了国外猪种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垄断局面,相继形成了精气神黑猪品牌和巴民配套系组合,顺应了人们的饮食文化需求。
总之,PDCA质量管理体系无论在生猪育种、技术推广还是在猪场管理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培养人才模式创新才能激发生猪养殖企业内生动力,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猪产业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1 PDCA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所谓的PDCA质量管理体系,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实用管理方式之一,能够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部竞争力,无论是在生产教学、科研管理还是在企业重大决策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PDCA模式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之间具有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的特点。其中,计划(Plan)是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制定的行动方案和预期目标,该环节是决定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环节,决定着产业未来的走势,在养猪生产中,该环节在育种方案的规划、繁育方案的实施和饲料营养配方的应用上也具有很好的前景。诸如生猪育种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技术的瓶颈问题,合理规划育种目标和育种实施方案。实施(Do)需要在产业目标和实施方案的指引下,诸如生猪育种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技术的瓶颈问题,合理规划育种目标和育种实施方案。检查(Check)是根据方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落实,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产业的方案。处理(Action)是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和突出问题,制定出标准化和模式化经验,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PDCA模式具有大环套小环、阶梯式上升和周而复始的特点,在PDCA模式的指导下,生猪产业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好地管理产业资源和目标的实现。
2 PDCA模式在生猪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创新路径
2.1“农民在线点菜+专家在线下厨”模式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按照PDCA模式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只有充分地调研生猪产业情况,明确生猪产业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好PDCA模式,这也是PDCA管理模式的计划部分(Plan)。在生猪产业新技术和新理论推进过程中,相比较新型职业经营主体而言,传统的养殖户具有知识碎片化、居住分散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需要根据农民的特点合理开展新技术的转化。为此,笔者在黑龙江省依安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技术推广,农民可以根据养殖需求通过线上平台咨询问题,专家运用专业特长制定解决方案,农民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也是检验技术的有效性和成熟度的评价标准。创新新型农业主体培养模式,让农民可以在田间地头、村头、炕头实现及时有效地解决生产问题,也拉近了从事养殖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与科技推广人员的距离,打通了新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破解了“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
2.2“课程+产业”模式
培养生猪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在于课程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根据生猪产业的现状即课程实施的前提社情,以及生猪产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即学情来优化培养课程。在生猪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企业的生产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实现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对接,将生猪企业的工作流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操作流程转化为人才培养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生猪企业的“四段式饲养工艺”流程为例,“四段式饲养工艺”即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段—生长育肥段四个重要生产流程,每个流程中的技术标准对应企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按照现代养猪生产指标合理考核生猪产业的人才培养标准,生产指标即课程培养的评价环节。PDCA模式在某万头大型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上的应用,如图1所示。
PDCA模式在大型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上的应用
图1 PDCA模式在大型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上的应用
在配种妊娠环节,按照配种率85%和妊娠率100%计算生猪企业的考核指标,在这个环节中重点考察技术人才的发情鉴定技术、妊娠诊断技术和饲养管理方面的课程内容;在分娩哺乳环节,按照哺乳期成活率95%的生产标准考核技术人才,在这个环节重点考察哺乳期背膘体况、哺乳期母猪营养管理,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非生产天数作为课程内容;在生长育肥环节,按照生猪期末成活率97%和育肥猪期末成活率98%标准考核技能人才,重点考察生长保育阶段的饲料转换、常见病防治和提升肉猪产肉量和料重比等指标的课程内容。依托企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将生猪产业的产业链对接生猪养殖人才的专业链条,形成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培养模式。
2.3“村民课堂”模式
从生猪产业标准化养殖比重来看,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其出栏量超过全国一半,约为52.34%,其中,中小型养殖户还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在重点扶持规模化养猪企业的同时,也要兼顾规模养殖场户的生产效益。从产业振兴的角度来看,生猪的散养和较小比例的生猪养殖仍然在农民致富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因此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也要根据规模化养殖比例占比较大的养殖户进行培养。“村民课程”模式就是根据农民的内心需求、实践经验和鲜活经验的特点,开发出的接地气的培训模式。该模式是针对在线上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线下采用“点对点+面对面”的模式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按照“生产-理论-再生产”模式,螺旋上升式地推广新技术和新理论。村民课程成为新技术落地的“主战场”和“加速器”。
3 PDCA模式在生猪产业高效生产上的应用
3.1明确“养什么”?——计划(Plan)
明确“养什么?”也是质量管理模式的第一步。生猪企业运行中要掌握各个生产要素对畜牧科技贡献比例,这才是生猪养殖的前提所在。其中遗传育种具有公益属性,也是技术的难点和重点,约占科技贡献率的40%;饲料营养是生猪养殖投资点,也是节本增效的核心环节,开发新型非常规饲料资源,确定非常规饲料使用阈值,减少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饲料原料上涨的压力。疾病防控作为生猪养殖的技术难点,但不是猪场管理核心工作,要坚持“养重于防”的理念,推进猪场的饲养管理工作。饲养管理是猪场经济效益技术增长点,也是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其中也要关注技术人员的遴选方面,有效激发生猪养殖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3.2掌握“怎么养?”——实施(Do)和检查(Check)
生猪养殖的核心环节就是按照规模化生产指标合理推进新技术的落地实施。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流程来实施和检查新技术在猪场中的作用,科学有效地评价猪场人员的工作质量。从猪场选址、舍内设计、品种选择、饲料营养、不同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人力资源和市场预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让猪场人才对本行业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达到猪场运行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3如何“卖得好?”——处理(Action)
猪场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是管理的综合体现,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的调配、市场行情的预判,以及产品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等方面。在猪场人力资源调配方面,按照饲养员的责任心和良心科学制定评价标准,诸如,在发情鉴定和妊娠诊断上,需要兽医、饲养员和繁育员密切配合,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进而减少猪场的非生产天数。同时,猪场也应该提高人员的福利标准,体现养殖企业的良心和爱心。在市场行情预判方面,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认真研究生猪行业的特点,综合研判错综复杂的因素对养猪产业的影响,按照市场规律适度规模养殖。在产品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方面,打造产品内涵式发展,以黑猪养殖为例,因其具有肉质鲜美和耐粗饲的种质特性,将黑猪产业链延伸,通过杂交选育等方式利用好黑猪地方品种。目前,以松辽黑猪和龙民黑猪配套系的成功培育,打破了国外猪种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垄断局面,相继形成了精气神黑猪品牌和巴民配套系组合,顺应了人们的饮食文化需求。
总之,PDCA质量管理体系无论在生猪育种、技术推广还是在猪场管理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培养人才模式创新才能激发生猪养殖企业内生动力,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猪产业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