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的特征: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孕、关节炎、睾丸炎和患病动物长期带菌等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布鲁氏菌( Brucella),初次分离培养时,多呈球杆状,次代培养时,牛、猪布鲁氏菌逐渐转变成小杆状,羊布鲁氏菌则不变。大、小为( 0.5、0.7) Lun x(0.6-1.5 )“m,散在,无芽孢及鞭毛,个别菌株可产生荚膜。能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但对某些染料具有迟染的特点,以此原理设计的沙黄—孔雀绿(或碱性美蓝)染色法,可将本菌染成红色,其他细菌及组织细胞染成绿色(蓝色)。革兰阴性。DNA的(G十C)为55- 58。
本菌为需氧菌或微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严格,生长液中一般需要大量维生素Bi,在含有少量血液、血清(牛血清除外)、肝浸液、马铃薯浸液、甘油、胰蛋白酶时生长良好,常用肝汤、肝琼脂、胰蛋白酶和马铃薯琼脂等培养基培养。本菌所需pH范围为6.1-8.4,以pH6.6-7.4最相宜;在20-40℃范围内均生长,最适培养温度是37℃。初代分离培养时,-须在含有血液、血清、肝汤、马铃薯浸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才能较好的发育,而且生长缓慢,一般需要7—14d或更长的时间才能长出肉眼可见的菌落。多次传代后,不但生长变快,2—3d即长出菌落,而且对营养要求降低,在普通琼脂上也能生长。在血清肝汤琼脂上,形成潮湿、无色、圆形、闪光、表面隆起的边沿整洁的小菌落。在高层血清琼脂做振荡培养3-6d口菌,于培养基表面0.5cm处呈带状生长。在马铃薯斜面上,生长良好,于2~3d后长出水溶性微棕黄色菌苔。本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因种类而不同,一般能分解葡萄糖产生少量酸,不分解甘露糖。不恥基质,不液化明胶,不凝固紫乳,VP试验及MR试验均为阴性。有些菌型能分解尿素和产生H2S。
菌落有光滑型(S)和粗拙型(11)。在不利的生长环境中,本菌易由光滑型(S)变为粗拙型。在平板琼脂上培养48—72h后,泛起细小、圆形、隆起的菌落,表面光滑潮湿,边沿整洁。本囪在理化、生物和天然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异,长期培养常发生S-R变异,引起毒力和抗原性的改变。
本菌抗原结构复杂,目前可分为属内抗原和属外抗原。属.Q抗原包括A、M及R抗原等表面抗原。光滑型布一鲁氏杆菌含有A和M两种表面抗原,R抗原为大多数非光滑型菌株的共同抗原决定簇,为可溶性胞浆抗原。光滑型菌株发生S-R变异后,丧失A和M抗原,暴露出R抗原。属外抗原可与巴氏杆菌、变形杆菌、弧菌、弯曲菌、钩端螺旋体、假早Hc,菌、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和大肠杆菌等属的细菌发生交叉凝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