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周期成过去,养猪业底层逻辑变了,养殖户该咋办?

来源: 网络   2025-07-17 08:50:58   查看:  次

  细心的养猪人应该注意到,过去三年,猪肉价格始终在14-21元/公斤窄幅波动,再未出现2019年30元/斤的疯狂,也没有重演2021年跌破10元的惨烈。

  以往每过几年就出现的“猪周期”,怎么好久没有再出现了?

  这种稳定并非偶然,而是行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以及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近期,牧原股份近期公布上半年净利润暴增数倍时,市场却出奇地冷静。这个反常现象背后,藏着更惊人的事实——延续几十年的"猪周期"正在失效。

  01、散户退场终结了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

  传统猪周期的本质是"散户经济学":价格上涨→疯狂补栏→供应过剩→价格暴跌→淘汰母猪→供应短缺。这个循环通常3-4年一轮回,就像2018年非瘟后价格飙升至30元/斤,2021年又暴跌至10元以下。

  养殖主体近几年出现了快速更替,2025年行业数据显示: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场占比从2018年3.7%飙升至38%,而散户占比从70%萎缩至18%。牧原单月701万头的出栏量,相当于过去14000多个散户的总和。

  02、没有周期,只有更低的成本

  牧原12.1元/公斤的养殖成本,比行业均值低3元。这意味着当别人保本时,它每头猪能多赚330元。这导致了成本高的企业自然退出了养殖行业,而非过去依赖猪肉期消除掉一些从业者。

  有人将其:自建饲料厂节省5%成本。智能化环控降低死亡率2.3个百分点;种猪自繁体系减少外购成本80元/头;

  此外,头部企业由资本和技术构筑的护城河的护城河也不容忽视。237项智能养殖专利;能承受18个月亏损的现金流储备。上市猪企近五年融资超8000亿元,这些资金被转化为:8100万头产能的固定资产。

  种种迹象表示,行业已经不需要猪周期来淘汰一部分过剩产能。未来淘汰一些养殖户和企业的,也不是猪周期,而是别人的成本很低,而且不断再降低,而你的成本很好,坚持不下去了。

  03、政策与技术的双重稳定器

  精准调控的行政手段:农业农村部建立的"能繁母猪存栏预警机制",通过3950万头的存栏红线,将供给波动控制在±5%以内。2025年6月的冻猪肉收储,更直接锁定了10万吨市场余量。

  数字养殖的技术革命:智能饲喂系统使料肉比降至2.7:1,比传统养殖节省12%饲料;这些技术进步相当于给行业安装了猪周期"减震器"。

  04、新周期时代的生存法则

  从价格战到成本战:当TOP10企业市占率突破55%,行业竞争转变为管理能力的比拼。牧原每降低0.1元成本,就相当于获得7亿元额外利润空间。

  全球化带来的新变量:2024年新增23家美国猪肉输华企业,构成了"价格天花板"。当国内猪价超过16元/公斤,进口肉就会大量涌入。

  消费升级的隐形冲击:预制菜普及使季节性需求波动平滑化,2025年中秋备货期屠企开工率仅68%,较五年前下降15个百分点。

  结语:被重新定义的产业逻辑

  当我们惊叹于牧原单日5600万净利润时,更应看到这场静默革命的意义——中国农业正在完成从经验主义到数据驱动、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的历史跨越。

  猪周期的消逝,亦如经济学教材中"蛛网模型"的典型案例,将永久失去它的主角——散户们。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