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猪企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中国生猪产业正在经历从“周期主导”到“效率制胜”的变革。
在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看来,上市猪企盈利水平改善的驱动力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2024年是生猪价格的周期性上行期。2023年年初到2024年的一季度,生猪产能持续去化,导致出栏量减少,带来了2024年生猪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生猪养殖成本下降。行业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且饲料原料价格下跌。
事实上,近几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15577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约为22%,较2023年有所提升。
王祖力表示,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规模化养殖已成为行业盈利的核心逻辑,但是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经营行为总体相对稳定,不会因为行情波动而大幅度调整养殖规模。另一方面,规模化水平提升带来了行业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
猪价上涨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成为行业未来关注的焦点。对此,王祖力表示,从2024年以来生猪行情的波动来看,猪价的快速上涨并没有引发新一轮的产能扩张。
“2024年生猪价格一度升至20元/千克以上,但是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引导下,养殖场和养殖户总体保持了谨慎和理性的情绪,并没有大幅度扩张产能,本轮生猪产能增长幅度仅为2.3%,明显低于前几轮生猪产能扩张幅度。2024年4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总体保持增长趋势,这会带来2025年生猪出栏量的趋势性增长。从猪周期的角度来讲,2025年应该是猪周期的下行阶段。但是考虑到去年以来生猪产能增长幅度有限,2025年猪价大幅下跌的风险不高。”王祖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