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金华两头乌猪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日前正式施行,这也是浙江省首部地方性畜牧业法规。
作为金华市的“金名片”,金华两头乌是全国四大优良地方品种猪之一,也是制作金华火腿的优质原料,因其种群稀有,猪头部和臀部呈黑色,猪胸腹部及四肢为白色,故称为两头乌。据考证,金华两头乌饲养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地方畜禽品种之一。
金华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汪希燕等人表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其他品种名猪大量进入金华市,两头乌风光不再,养殖规模逐渐萎缩。两头乌猪产业也面临种质资源一度濒危、产业规模不大、生产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品牌价值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地方立法,提升金华两头乌猪产业的发展水平。
根据条例,金华市主要从保护传承、产业发展、扶持保障等方面,赋能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聚焦金华两头乌种质资源一度濒危、种群规模严重萎缩、繁育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条例要求完善保种体系,坚持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存相结合,建立金华两头乌种质资源库。在产业发展方面,条例规定要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强化协同、推动集聚,支持金华两头乌生产经营者建立专业精深加工生产线等。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金华两头乌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提升农文旅融合水平,推动金华两头乌产业加快从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跃升。”金华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2024年,金华两头乌出栏量超9万头、火腿产量超400万条,同比分别增长35.4%和14.3%。根据计划,金华市力争今年实现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量达9000头、饲养量超12万头的养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