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猪企陆续披露重大信息,各企业财务营收状况明晰。2024年27家企业合计狂揽超490亿元净利润,仅3家失意,牧原、温氏等龙头盈利喜人;而2025年一季度22家企业延续强势,110亿元利润成绩单亮眼,头部玩家再度领跑。财务面上,全行业负债率较2023年显著"瘦身",傲农生物等企业降幅惊人,新希望成功"减负"至70%以下,但仍有5家企业负债高企,行业内部财务韧性的暗战正悄然升级。
净利润超490亿元!2024年在27家上市猪企中24家盈利
2024年牧原股份以178.81亿元净利润领跑,同比暴增超5倍;温氏股份92.3亿元紧随其后,双汇发展49.89亿元,海大集团45.04亿元,德康农牧以42.02亿元,立华股份、ST天邦盈利超10亿元……27家上市猪企中24家净利润超490亿元,仅有3家亏损。
2025年1季度,22家合计净利润超110亿元
2025年1季度,行业龙头牧原股份以44.9亿元的亮眼成绩强势领跑,温氏股份超20亿元,海大集团12.8亿元……22大猪企一季度净利润超110亿元。
负债率明显下降!新五丰、华统股份、龙大美食、天邦股份、金新农负债率仍在70%以上
截止2025年3月底,22家猪企负债率较2023年底明显下降,其中,傲农生物降幅超40个百分点,新希望负债率降至70%以下,新五丰、华统股份、龙大美食、天邦股份、金新农负债率仍在7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负债率下降背后隐藏着行业生态的深层变革。牧原股份通过全流程增效将成本压降至12元/公斤以下,温氏股份凭借"公司+农户"模式分散风险,这种战略差异直接体现在财务健康度上。更值得深思的是,新希望等企业通过优化非核心产能改善结构,折射出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然而,新五丰等企业仍深陷70%以上的负债率泥淖,反映出传统养殖模式在周期波动中的脆弱性。
而展望2025年下半年,行业将面临三重挑战:其一,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至4080万头,产能释放可能压制猪价;其二,饲料原料价格波动与疫病风险仍是悬顶之剑;其三,消费端复苏乏力可能加剧供需失衡。但危中有机,生猪产区南移趋势下,广西、云南等低成本区域产能扩张,"南猪北调"格局重塑物流体系。同时,头部企业通过屠宰业务延伸与预制菜布局,正在构建"养殖-屠宰-食品"的价值闭环,这或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支撑。
总体来看,在这场产业变革中,企业的生存法则已从"赌行情"转向"拼内功"。牧原股份178亿元的净利润背后,是1379亿元营收支撑的规模效应;温氏股份92亿元盈利则得益于肉鸡业务的对冲作用。未来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三点: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决定生存底线,数字化养殖效率拉开成本差距,产业链整合深度影响盈利空间。当行业告别暴利时代,唯有那些能将成本控制到极致、将风险化解于无形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周期中持续领跑。(来源:博亚和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