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4月渐入下旬,距离五一小长假仅有几日,近期,国内猪价重心上移,4月中旬,在二育集中入场,养殖端缩量拉涨支撑下,国内标猪报价回升至15.04元/公斤!然而,猪价上涨后劲不足,随着二育补栏成本上升,饲料价格水平不断上涨,二育承接能力减弱,且养殖端出栏节奏有所回升,猪价重心回落!
猪价止跌回暖,市场迎来新转机
2025年4月末,中国生猪市场显著迎来了一个转折点。据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数据揭示,四月份第三周,全国生猪价格实现了0.7%的环比上涨,成功终结了持续十周的下跌趋势,市场因此显现出了止跌企稳、逐步回暖的迹象。
在畜牧大省山东,这一价格波动尤为显著。德州平原县的养殖户任淑彦表示,其存栏场的生猪价格近期达到约7.6元/斤,与前两个月相比上涨了5%。尽管涨幅看似微小,但这一变化无疑为长期承压的养殖户们提供了宝贵的喘息机会。生猪经纪人曹桂涛也证实了这一积极变化,表示现在收猪过程更为顺利,日均收购量稳定在200-300头之间,显示出养殖户出栏意愿的明显增强。

豆粕骤降500元/吨
近期因海关对进口大豆检验检疫全面收紧,导致大豆货船的通关时间从之前的五天延长至20天以上。工厂大豆紧缺后开机时间再度延迟,豆粕库存见底但因终端畜禽刚性需求拿货较多平,饲料养殖企业库存偏低且面临五一长假前备货,市场豆粕紧张支撑工厂及贸易商大幅提高豆粕报价,其中华北地区最高报价达4300元/吨。
豆粕再短期内强势上涨至如此高价后,市场接受程度开始下降,加之陆续通关的大豆被运输至工厂,在目前较好的压榨利润驱使下,工厂开机率增加,豆粕产量有所增长。但因工厂外排队等待提货车辆较多,下游需求端担忧存在较大的风险导致订货量下降。
4月25日有华北当地经销商为了尽快出货,出现了3800元/吨的现货报价,较4月24日骤降500元/吨,为豆粕市场罕见的下跌幅度。其他如东北、山东、华东及华南地区价格也呈现下跌局面,不过跌幅不如华北地区。

下跌原因何在
豆粕的涨跌只和一件事有关,那就是巴西大豆的到港。之前豆粕之所以暴涨,主要是因为大豆法检又变严格了,逐船检验后,大豆通关时间明显变慢,市场普遍预计,可能要延迟20多天。为什么又跌了呢?
很简单,因为马上5月份了,进口大豆到港近在眼前,而且量不少。
豆粕供应紧张,很大原因是因为油厂缺豆,但缺豆只是暂时的,根据最新预期,巴西大豆到5月中旬左右也就来了。
第二,二季度是南美大豆出口的旺季,巴西很想抓住机会进一步扩大中国这个需求大市场。
另一方面,国内也有增量的需求。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美豆的出口旺季是在四季度,当前国内进口大豆供应主要依靠南美大豆,对美豆并不敏感。
但由于关税原因,四季度美豆缺失,这个缺口就要提前在二三季度补上,所以对南美进口大豆需求增量。
所以二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是非常高的。5月进口大豆到港约在1100万吨,6月1300万吨,所以也就暂时缓解了国内市场的焦虑。第三,需求端也在观望。
其实客观地说,豆粕暴涨后,再继续上涨的动力也不足了,因为下游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的支撑。
饲料企业虽然也着急,但是也认为,豆粕不至于失控,所以当豆粕暴涨以后,其实下游市场情绪也很冷,高价抢货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有价无市。
所以需求不支撑,那么豆粕想再大涨也就难。不过分析认为,豆粕是近弱远强,在南美大豆出口旺季,进口大豆到港持续高位,会缓解国内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只是缓解,豆粕想再跌破前低的几率较小。
猪价止跌回暖,市场迎来新转机
2025年4月末,中国生猪市场显著迎来了一个转折点。据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数据揭示,四月份第三周,全国生猪价格实现了0.7%的环比上涨,成功终结了持续十周的下跌趋势,市场因此显现出了止跌企稳、逐步回暖的迹象。
在畜牧大省山东,这一价格波动尤为显著。德州平原县的养殖户任淑彦表示,其存栏场的生猪价格近期达到约7.6元/斤,与前两个月相比上涨了5%。尽管涨幅看似微小,但这一变化无疑为长期承压的养殖户们提供了宝贵的喘息机会。生猪经纪人曹桂涛也证实了这一积极变化,表示现在收猪过程更为顺利,日均收购量稳定在200-300头之间,显示出养殖户出栏意愿的明显增强。

豆粕骤降500元/吨
近期因海关对进口大豆检验检疫全面收紧,导致大豆货船的通关时间从之前的五天延长至20天以上。工厂大豆紧缺后开机时间再度延迟,豆粕库存见底但因终端畜禽刚性需求拿货较多平,饲料养殖企业库存偏低且面临五一长假前备货,市场豆粕紧张支撑工厂及贸易商大幅提高豆粕报价,其中华北地区最高报价达4300元/吨。
豆粕再短期内强势上涨至如此高价后,市场接受程度开始下降,加之陆续通关的大豆被运输至工厂,在目前较好的压榨利润驱使下,工厂开机率增加,豆粕产量有所增长。但因工厂外排队等待提货车辆较多,下游需求端担忧存在较大的风险导致订货量下降。
4月25日有华北当地经销商为了尽快出货,出现了3800元/吨的现货报价,较4月24日骤降500元/吨,为豆粕市场罕见的下跌幅度。其他如东北、山东、华东及华南地区价格也呈现下跌局面,不过跌幅不如华北地区。

下跌原因何在
豆粕的涨跌只和一件事有关,那就是巴西大豆的到港。之前豆粕之所以暴涨,主要是因为大豆法检又变严格了,逐船检验后,大豆通关时间明显变慢,市场普遍预计,可能要延迟20多天。为什么又跌了呢?
很简单,因为马上5月份了,进口大豆到港近在眼前,而且量不少。
豆粕供应紧张,很大原因是因为油厂缺豆,但缺豆只是暂时的,根据最新预期,巴西大豆到5月中旬左右也就来了。
第二,二季度是南美大豆出口的旺季,巴西很想抓住机会进一步扩大中国这个需求大市场。
另一方面,国内也有增量的需求。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美豆的出口旺季是在四季度,当前国内进口大豆供应主要依靠南美大豆,对美豆并不敏感。
但由于关税原因,四季度美豆缺失,这个缺口就要提前在二三季度补上,所以对南美进口大豆需求增量。
所以二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是非常高的。5月进口大豆到港约在1100万吨,6月1300万吨,所以也就暂时缓解了国内市场的焦虑。第三,需求端也在观望。
其实客观地说,豆粕暴涨后,再继续上涨的动力也不足了,因为下游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的支撑。
饲料企业虽然也着急,但是也认为,豆粕不至于失控,所以当豆粕暴涨以后,其实下游市场情绪也很冷,高价抢货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有价无市。
所以需求不支撑,那么豆粕想再大涨也就难。不过分析认为,豆粕是近弱远强,在南美大豆出口旺季,进口大豆到港持续高位,会缓解国内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只是缓解,豆粕想再跌破前低的几率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