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白色的外墙、宽大的玻璃窗、方方正正的造型……在碧石渡镇,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两栋26层的高楼在周边低矮的农村房屋中格外显眼,你能想象出这里的住户是猪吗?不是卡通里的粉红猪小妹,而是货真价实、即将端上百姓餐桌的生猪。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运行效率较高的楼房养猪示范基地,感受现代化养猪的科技范。
走进“猪舍”里,只见这里与传统养猪“脏乱臭”的环境不同,并无明显异味,人、猪、物、料等均有专用通道,环境整洁干净。
从平房搬进楼房,高楼养猪绝非赶猪上楼这么简单。高层养猪是一系列创新的集成,中新开维的养殖模式已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
在实时监控养猪大楼动态的大屏上,记者看到其中的一个画面显示,生猪在栏内走来走去,饲料被放置在中央。
据了解,该养猪大楼项目系统建设时,配套了建设智能饲料生产系统、智能饲料输送系统、智能消毒控制系统等。两栋楼共有800多名员工,相当于1人对应年出栏1500头生猪。
“猪吃多少饲料、喝多少水,室内温度和湿度都看得到,便于实时了解它们的饮食和健康状况。”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林说,大数据系统能对各楼层中的生猪饲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并分析,及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等进行调整优化。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室内卫生,这栋26层养猪大楼每层地面都有一定角度的倾斜,便于顶部的自动喷淋系统和地上的清洗管道出水后,水能顺着地面汇入污水排放系统,最终进入日处理能力达10000吨的大型粪污资源化处理中心,实现固废不出厂、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粪污能源化利用。
生猪“上楼”后,猪肉品质会不会打折扣?中新开维通过光照、通风等智能调控系统来改善生猪养殖环境,自2023年首批生猪出栏以来,猪肉品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生猪存栏和出栏规模稳步提升,已累计出栏40万头,销售收入达8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达2亿元。
目前,中新开维一号生产大楼生猪存栏量增长至20万头,二号生产大楼及附属配套设施已顺利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计划今年下半年投产运营。
在养殖基础上,中新开维还在延伸加工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上持续发力。
“我们投资60亿元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产业园占地面积380亩,集生猪屠宰、鲜食营养餐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投产后可实现年屠宰300万头生猪、日加工500万份鲜食营养餐的生产能力。”绿色食品产业园负责人、湖北中新开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国杰说,目前一期日加工130万份鲜食营养餐土建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计划今年10月投产并面向市场。
“打造集生猪养殖、饲料自产、生猪屠宰、食品深加工、生态有机农业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形成‘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在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金林现场交流了中新开维创新发展新业态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