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听新希望六和刘畅说:养猪那些事儿与未来新方向

来源: 养殖与饲料   2025-04-14 16:18:18   查看:  次

  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华中农业大学,这是一所在我国农业、生物科技领域专业底蕴深厚且非常权威的高校。感谢华农一直以来对新希望六和的陪伴,也感谢今天的报告邀请!

  我将从企业的角度,分享我们从开始养猪到经历非洲猪瘟的发展历程。面对养猪行业的困境,我们是用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来面对这一切的变化?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产业正在进行的变革?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01汇智自身:一场持久战

  新希望六和很早就开始养猪了。早在10年以前,我们就在山东夏津开始做规模化养猪试验,在这里整整7个年头的摸索,基地的平均成本可以做到12.7元。这个成本在猪周期的任何时候,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那个时间点,我们仍然是非常谨慎,观察是否规模化养猪的时间段真的到来了。一直到非洲猪瘟来临,全国性地蔓延,然后导致产能严重去化,再加上各地政府有必须要保供的任务。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也看到了机会——大量的去产能带给了产业升级改造的契机。事实上,尽管新希望六和与很多的同行,在过去这些年都经历了非常惨重的损失、代价和痛苦,但是倒过头来讲,如果重新回到当时,我们仍然认为,在这个时间点开始做规模化养猪的推进,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只是在这个时间点,我们确实面临了非常多重的困难。

  首先,这一次非洲猪瘟的周期是历史上最长的波峰浪谷,迄今也仍未解决疫病问题。以前是四年一次周期,加上这一次大量的产能去化,导致周期更加极端,最高价超过了40元,所以2019—2021年,很多企业都赚了很多钱,包括我们,差不多赚了100多亿。然后到后面一年,全亏出去了,一年亏了90亿。

  新希望六和创业这么多年,跟我的年龄是差不多的,企业于我而言,是跟我共同成长的一个伙伴,跟我共同成长的姐妹。当我们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时,一开始是很懵的。那个时候我们忘记了去分析一件事情——农业是“靠天吃饭”属性的行业,它天然地具备周期性,这是它的第一性原理。

  回过头来,我们盘点这次“战疫”的得失,放到我们的战略发展、管理经营当中去:

  首先,大家的认知要发生变化。从一家提供生产资料、农产品的企业,要转换到做一个关于养猪的经营性的公司。要把从祖代到商品代的每一个环节,商品化地来运作,从育种到养殖的产业结构上通盘考虑,来增加在终端产品上溢价的确定性。

  其次,要对整个生猪养殖过程具有深度的理解能力,研究透这个天然具有波动性的行业,用人力去弥补它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管理者认知上的迭代,需要把养殖的经验、能力沉淀为数字化的、物联网等互联网化的管理能力。

  我觉得经历这次非瘟危机后,我们应痛定思痛,在日常管理经营中,我们必须每日反思,持续将这些思考转化为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力量。

  02汇智行业: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农业金扁担”。我理解的“农业金扁担”,就是从认知层面到操作智慧层面,到我们数智化的能力,到未来人机配合工作场景的维度,最后能够真真正正回归到新希望的一个使命——就是我们真正地把一块健康的猪肉转换成各种各样的美味形式,更直接、更有效、更安全地传递到消费者的口中。

  这是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感知不到的,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情,是在传递农业这个社会最基础行业的产业链动能,整个链条我们是串起来的,这件事情,我认为使命是非常巨大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前些年猪肉最低的时候,我们在北京,一顿午饭一个盒饭,已经很贵的盒饭了,80块钱一个,竟然还吃不到几片肉,我就很气愤呐,我觉得这种气愤是有共性的。这就是社会当下存在的问题,产能都已经足够了,还有富余了,猪价都已经那么便宜了,却还吃不到便宜又好的猪肉,那太不合理了。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大家可以问问AI,我这里先不讲答案。但客观在渠道里就正在发生一些“大战”,然后为什么胖东来能走出来?他说要把价值观传递给消费者。那我觉得,这都是变化,问题可能就在当下整个供应链的变革当中,科技化、数字化的变革当中。

  在过去几年的低谷中,新希望提出了“战时文化”,我带领大家一起提出了“二次创业”。我走访了非常多的企业家,国内、海外、同行业、非同行业的前辈们,我问他们同样一个问题:全球化的结构在变,行业的趋势在变,数字化、科技化的变革带来消费者的习惯在变,获取信息的方式在变,下游的渠道在变。这么多变化同时出现的情况,你们遇到过没有?

  我问同一个问题,企业家们回答也是一样的:当然没遇到过。

  所以他们的回答,其实给予我的内心一份笃定,事实上我当时是非常恐惧的。“二次创业”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关键在于——“支撑它的底气源自何处?我们又凭什么坚信自己能够成功?”这些问题亟待解答,而我必须找到答案,向团队证明“为什么我们能行?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在面对时代变革时,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否创业得更早、以前有过成功、是国际化的企业、熟悉全球供应链——这个问题上都是平等的。

  于是我们提出“战时文化”,走访我们的客户,提出我们要“用小企业的精神做大企业的事”,直面我们自己的大公司病。新希望集团有10万员工,层级非常的多,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PPT化。公司开会,我要去PPT化,能站着开会就不要坐着开会,能在40分钟内解决的会议,不要开更长的会。点线面地、立体地去构建所有开会工作的结果,能拿到结果就不讲究形式。自从“战时文化”宣布到现在,据说我们的PPT已经降低了70%,我觉得还是很欣慰的,这正是工作效率提升的体现。

  第二,我们开始去小企业拜访,我在小企业看到什么?在我最亏钱的时候,一年亏90个亿,我不是不慌的,我去了更小的企业,我说专挑那种这么多年没亏过钱的,比我们规模小很多的企业,他们做屠宰,他们更有周期,对不对?对,你是周期型行业,你有你的问题,我们有这个度过(困难)的决心,但你亏钱你就是对股东不负责任。本质上,我们再次从小企业那里学到,要想尽办法降低亏损风险,借助一切可确定因素辅助决策。同时,要全力以赴查漏补缺,纠正可能导致损失的不确定因素,挽回潜在损失。

  以前我们养猪企业在技术和管理规范上,长期向美国学习,不少物资也是从美国采购。但就像我们防控非瘟,在正压通风改造之前,以最简单的消毒液为例,以往我们都是使用国外进口的消毒液,这些产品一度被爆炒至高价。后来,我们将国内市场上各类消毒液收集起来,逐一验证效果。我们做了海量的试验,最后发现并非只有美国的产品才有效,大幅降低了成本。这次经历,让我对马斯克的话深信不疑——很多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中困难。它是难,但是关键是你要怎么做。所以我们就是回归本质,认真秉持着不能亏钱的经营理念。

  第三,我在跟养殖户们一起沟通的时候,我又问了一个问题,“经历这么大的亏损,许多企业可能难以生存下去,如果只有几家企业能存活下来,你们是否希望这里面有新希望六和?”大家毫不犹豫地、齐刷刷地说“我们希望有,因为新希望六和一直用善良在引领,致力于做好每件事”。我们有一句话叫“往好处想、往好处做,一定有好结果”。这正是我们做事做人的基本标准。因此,向善就是我们做事赚钱、发展事业和科技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当我听到了这样的回答,这又给了我信心和希望。我认为这个社会当中、行业当中,大家希望我们好、盼着我们好,对我们有好印象,这就是一个根子上的力量。

  有次走访养殖户的时候,有个在湖北从事养鱼的小伙子,年纪比我还小几岁,他专注于研究鱼的生长过程以及最佳养殖方法。后来我才得知他是大型养殖户和经销商的第二代。他们大多数都是80后或90后,继承了家里的事业,并采用新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发挥年轻人的学习能力,他在网上学习并掌握了新的技术,深入了解了新设备的使用方法。首先,他把自己周围的实验场打理得特别好,然后再将成功经验推广给其他养殖户。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大的自养与经销相结合的商家。这样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养猪的新一代80、90后也有好多,他们也是我的希望。

  我就发现,在行业面对变化、困难和危机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地推倒了一些传统模式下的养殖户,但也为这些专心去研究一条鱼、一头猪的人打开了一扇门。其实行业环境也在选择行业的参与者,而他们就是我们的希望。

  03汇智智造:数智化转型

  在企业的智能化改革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尝试和安排。实际上,很多智能化项目都是我亲自作为尝试者或试错者。可以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错。有些项目可能会早一点得到应用,有些则可能晚一点,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相信科学和有序的发展。

  刚才陈焕春院士讲到“一个从‘病’的角度,另一个从‘种’的角度,还有当‘病’和‘种’都能够整体提升的时候,还要考虑整个环境的影响”。赵春江院士播放的视频中,丹麦的小伙子在去实验场地时,实际上连防护衣都没有穿,口罩和帽子也没有戴;而韩国的同行则全副武装,戴着帽子和口罩。但我们中国的防护措施比韩国更加严密。这也反映了综合环境的差异以及对智慧的长期积累,最终推动了数智化综合环境的提升。

  04汇智智库:产学研合作

  我们持续在做类似的一些技术创新和研发,也希望能够与各位老师、同学们开展更多积极的、各种形式的合作。我们跟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都有各种类型的合作。在这里,我也借此机会感谢大家,因为今天有好多老师、院士都在场。我代表新希望六和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

  事实上,我们已经获得了8个科技进步二等奖,奖牌挂在墙上,令我们感到非常光荣,此外,我们获得的专利也非常多,各级领导来视察工作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我更希望能够基于应用和企业的宗旨,将营养丰富、能与美好生活相匹配的优质产品更快速、直接、有效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为此,我们将开展更多具有应用价值的合作。

  05汇智人才:青春养猪人

  事实上,我自己很喜欢进猪场,因为在猪场里面是妥妥的集体生活,大家都回归到非常纯粹的工作、休息、娱乐和运动环境中,生活变得非常有序,也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快乐,反而感到不那么焦虑。更多是早上小组长拉着大家说昨天发生了什么问题。未来,基于整个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信息以及每天的工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每条厂线每天存在的错误和不达标的情况,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每天循环往复地使用这些工单进行持续纠正。这些工作其实就是员工每天早上接到的任务,他们今天把工作做好,做到“日日行、日日修、日日练、日日提高”,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踏实感,他们的生活变得不那么焦虑。每次我进猪场时,和他们在一起,我都感到非常开心。

  最后,我很高兴借此机会能够来到华中农业大学。今天看到在场的观众中有同学和同行朋友,我希望并号召大家能够加入新希望六和,因为在这里,不仅仅是养猪,更是一项在希望的田野上共同传递美好的事业。(3月22日在华中农业大学第七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所作报告)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