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一早,“美股全线暴跌”冲上热搜第一。而就在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34%的“对等关税”。
对此,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而就在一个月前,3月4日,中国宣布对美国的鸡肉等29项进口商品加征15%关税,对猪肉等711项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这意味着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猪肉加征的税率累计将高达44%。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供给能力的提升,进口猪肉总量迅速减少。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猪肉228.4万吨,同比下降15.7%;其中自进口猪肉为40.8万吨,占全年进口猪肉的17.9%。虽然美国依旧是我国最主要的猪肉进口国之一,但随着税率高涨,可以预见2025年进口数量将大幅下滑。
此外,这对我国养猪业可能还有以下影响——
首先是饲料成本的波动,美国是大豆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加征关税可能影响大豆等饲料原料的进口。不过,中国可通过拓展从巴西等其他国家的大豆进口渠道来缓解供应压力,但贸易格局调整仍可能带来短期成本波动。
此外,养殖设备及药品成本也有上升可能,因为部分高端养猪设备和兽药依赖进口,加征关税可能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增加养猪场的设备采购和药品使用成本。
不过,我国生猪产业正加速步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时代,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养猪企业可能加强产业链整合,进一步提质增效,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并且,为减少对进口种猪的依赖,提高生猪品质和生产性能,养猪业将更加重视种猪繁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企业会加大在种猪选育、繁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猪品种,提高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外部挑战的加剧虽然客观存在,但我国生猪产业已基本完成规模化和现代化转型,面对挑战更有能力转化为发展动能和机遇,推动大农业高质量发展,早日成为养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