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五部委发布2025年2月生猪数据显示,2025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66万头,比上个月增加4万头,环比增长0.1%,由降转增;
比去年同期增加24万头,同比增长0.6%,结束连续19个月的同比下降。
2025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比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多166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3%,属于绿色区域,为产能正常波动,但接近临界值。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稳定畜牧业生产,对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作出专门部署。农业农村部在落实一号文件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防止产能大起大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指出,需指导养殖场户适当降低出栏均重、加大低产母猪和弱仔猪淘汰力度,防止逆市盲目扩张产能。这清晰表明,低产母猪问题已上升到国家重点关注层面。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政策调控与市场波动中构建可持续的高效繁殖体系,成为行业关键议题。头部猪企有何成功经验可借鉴?又该如何在提升PSY的同时,收获更多健仔数?
针对相关问题,3月28日,播恩集团主办了双酸系列直播第61期——《新政下的母猪高效繁殖突围战》节目。特别邀请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会长蒋宗勇,播恩集团配合料事业部总监,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曾庆昌,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与分享,为养殖户们提供应对当下难题的专业思路与有效方法。本篇带您回顾专家精彩观点。
一、当前的政策导向,这对于我们猪场来说存在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蒋研究员:
中央出台的指导性意见旨在稳定养猪生产发展,为养猪场带来机遇与挑战。其核心是维持能繁母猪存栏在合理水平。农业部数据显示,合理规模为3900万头,而当前存栏达4620万头,略有冗余。为此,去年提出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以提升生产效率、稳定猪价,实现养猪及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可初步预估2025年猪价与行情趋势。作为养猪企业,应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提高生产水平,实现降本增效。这应是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所在。

比去年同期增加24万头,同比增长0.6%,结束连续19个月的同比下降。
2025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比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多166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3%,属于绿色区域,为产能正常波动,但接近临界值。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稳定畜牧业生产,对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作出专门部署。农业农村部在落实一号文件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防止产能大起大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指出,需指导养殖场户适当降低出栏均重、加大低产母猪和弱仔猪淘汰力度,防止逆市盲目扩张产能。这清晰表明,低产母猪问题已上升到国家重点关注层面。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政策调控与市场波动中构建可持续的高效繁殖体系,成为行业关键议题。头部猪企有何成功经验可借鉴?又该如何在提升PSY的同时,收获更多健仔数?
针对相关问题,3月28日,播恩集团主办了双酸系列直播第61期——《新政下的母猪高效繁殖突围战》节目。特别邀请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会长蒋宗勇,播恩集团配合料事业部总监,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曾庆昌,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与分享,为养殖户们提供应对当下难题的专业思路与有效方法。本篇带您回顾专家精彩观点。
一、当前的政策导向,这对于我们猪场来说存在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蒋研究员:
中央出台的指导性意见旨在稳定养猪生产发展,为养猪场带来机遇与挑战。其核心是维持能繁母猪存栏在合理水平。农业部数据显示,合理规模为3900万头,而当前存栏达4620万头,略有冗余。为此,去年提出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以提升生产效率、稳定猪价,实现养猪及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可初步预估2025年猪价与行情趋势。作为养猪企业,应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提高生产水平,实现降本增效。这应是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所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会长蒋宗勇
曾总:
国家重视畜牧业稳产保供,特别是母猪产能与质量的政策导向,反映了对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可。畜牧业不仅关乎食品安全,还影响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通过提升母猪产能和质量,国家旨在确保猪肉供应稳定,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推动行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稳产保供:确保猪肉供应稳定,防止价格大幅波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2.母猪产能与质量:提升母猪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品种改良、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提高生产效益。
对养猪行业的机遇
1.政策支持:政府可能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帮助养殖户提升产能和质量。推广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等抵押融资贷款。
2.市场需求:随着消费升级,高质量猪肉需求增加,优质产品有更大市场空间。
3.技术进步: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智能化、自动化养殖,提升生产效率。
4.产业升级:政策引导行业整合,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升竞争力。
对养猪行业的挑战
1.成本压力:提升产能和质量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和技术,增加养殖成本。
2.疫病风险:规模化养殖可能增加疫病传播风险,需加强防控。
3.环保要求:政策对环保要求提高,养殖场需增加环保设施投入。
4.市场竞争:行业整合可能加剧竞争,中小养殖户面临更大压力。
国家重视畜牧业稳产保供,聚焦母猪产能与质量的政策导向,为养猪行业带来机遇与挑战。企业需抓住政策红利,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应对成本、疫病、环保和市场竞争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丹麦模式及头部猪企在提升PSY成绩方面,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蒋研究员:
1.精细化管理:分阶段管理;个体化管理
2.数据化管理:数据记录与分析;信息化工具
3.营养管理:精准饲喂;饲料质量控制
4.环境控制:温湿度控制;通风与卫生
5.健康管理:疫苗接种;定期检查
6.人员管理:培训与考核;分工明确
7.繁殖技术:人工授精;早期断奶
8.遗传改良:优良品种选育;性能测定
9.应激管理:减少应激源;应激缓解措施、
10.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学习先进经验
曾总:
1、优越的种猪培育。国宝级的种猪,长白猪,体型长、出肉多、肉质好,生长快160天达到110千克以上。一头母猪能生33头小猪。
2、现代化的高效率管理
2.1、丹麦采用农业合作社的模式,整个产业链分为种猪养殖、仔猪养殖、育肥猪养殖和生猪屠宰4个部分,既分工又协作,又有统一的行业协会。每个农场主都是行业会员,也是丹麦最大的生猪屠宰和猪肉生产企业“丹麦皇冠”的股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整个行业信誉高、质量好、抗风险能力强。
2.2、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确保猪只舒适而健康的环境中生活,优化饲养条件,从而提高猪肉的质量。
2.3、严格的养猪场管理,获得经过丹麦政府严格审核颁发的最高标准的SPF认证的养猪场,都是按照最严格的规定进行检疫隔离,定期检验,确保猪群末感染SPF列出的各种疾病,是丹麦促进猪肉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2.4、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出栏1万头肉猪的农场平均仅需3个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居全球第一。
3、重视人才培养,严格的绿色证书制度,要考一个绿色证书,难度堪比读研究生。

播恩集团配合料事业部总监、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曾庆昌
三、在母猪体况管理上常见哪些错误观念与做法?
蒋研究员:
过度喂养:认为母猪越肥越好,能够提供更多的营养给胎儿。实际影响:过度喂养导致母猪过肥,增加难产风险,影响胎儿发育,降低健仔数。
营养不均衡:只注重能量饲料,忽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实际影响:营养不均衡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弱仔增多。
忽视妊娠期管理:认为妊娠期母猪不需要特别管理,只需提供基本饲料即可。实际影响:妊娠期管理不当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弱仔率和死胎率。
忽视哺乳期管理:认为哺乳期母猪可以自行恢复,不需要特别关注。实际影响:哺乳期管理不当会影响母猪的乳汁分泌和体况恢复,进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
环境控制不当:认为母猪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不需要特别控制。实际影响:环境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不当会增加母猪的应激反应,影响其健康和繁殖性能。
忽视健康管理:认为母猪健康问题较少,不需要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实际影响:忽视健康管理会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健康。
降低PSY
过度喂养和营养不均衡: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从而减少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
忽视妊娠期和哺乳期管理: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仔猪的存活率,减少断奶仔猪数。
减少健仔数
营养不均衡和忽视妊娠期管理: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增加弱仔率和死胎率,减少健仔数。
环境控制不当和忽视健康管理:增加母猪和仔猪的疾病发生率,影响仔猪的健康和存活率。
综合管理建议
合理喂养: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提供均衡的饲料,避免过度喂养和营养不均衡。
精细管理:加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管理,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减少应激反应。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曾总:
养猪户在母猪体况管理上的错误观念与做法,如忽视体况评分、过度饲喂、营养不均衡、环境管理不当、疫病防控不足、配种时机不当、产后护理忽视和记录分析不足,都会对PSY和健仔数产生不良影响。纠正这些错误,实施科学管理,才能有效提升生产性能。
为什么要进行母猪体况管理
1、饲料配方营养标准因品种而定的相对值,猪需要的是绝对值。猪的需求=配方营养比例*饲喂量
2、猪场喂料量多少是工人依据母猪体况来确定,所以体况是指导工人喂料依据,建立体况标准非常必要。
3、是一个猪场饲养水平的评估有效工具
4、也是快速提高母猪生产成绩最有效的方法
四、猪场导致弱仔数增多的因素有哪些?养殖户如何综合降低弱仔率?
蒋研究员:
导致弱仔数增多的因素
1.遗传因素:品种差异;近亲繁殖
2.营养因素:妊娠期营养不足;哺乳期营养不足;过度喂养
3.管理因素:分娩管理不当;初乳摄入不足;断奶应激
4.环境因素:温度不适;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
5.健康因素:疾病感染;寄生虫感染;疫苗接种不当
6.其他因素:应激因素;年龄因素
养殖户如何综合降低弱仔率
1.遗传改良:选择优良品种;避免近亲繁殖
2.营养管理:妊娠期营养均衡;哺乳期高营养饲料;避免过度喂养
3.精细化管理:分娩助产;初乳管理;早期断奶
4.环境控制:温度控制;卫生管理;通风良好
5.健康管理:疫苗接种;定期驱虫;疾病监测
6.减少应激:减少转群和运输;提供安静环境
7.数据化管理:记录生产数据;定期评估
五、实现PSY与健仔数双增长,有哪些成功案例及细节?
蒋研究员:
母猪营养是近年研究的重点,也是精准营养领域的核心内容。关键营养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氨基酸平衡。研究表明,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显著。适当增加精氨酸可提高产仔数和仔猪均匀度,因其改善胎盘血液供应,直接惠及胎儿发育。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同样重要,需在母猪料中加以考虑。
二是维生素优化。25-羟基维生素D3对钙吸收至关重要,欧洲营养推荐建议至少一半维生素D采用此形式,而非普通维生素D,以确保钙质利用效率。此外,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族等生殖性维生素对妊娠后期母猪尤为关键,支持胎儿发育。
三是微量元素与钙磷管理。有机微量元素不仅提高吸收率,还促进钙磷沉积,增强母猪肢体健壮,适应现代母猪体型增大和产仔数提升的需求。钙磷比例需恰当,建议添加植酸酶,减少石粉使用,以降低胃溃疡风险,维护胃健康。
四是其他营养素。胆碱提供甲基,支持胎儿大脑发育;欧米伽-3脂肪酸不足会导致卵泡成熟缓慢、排卵数减少,限制母猪繁殖潜能。研究表明,适量补充可显著提升繁殖性能。
曾总:
实现PSY与健仔数双增长,需要猪场日常管理与饲料营养供给各环节的紧密配合。通过优化环境控制、强化疫病防控、精准配种管理、加强产后护理、提供精准营养、实施数据管理与分析以及人员培训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性能。
播恩能提供的针对性支持
1.优质饲料与营养方案
-精准营养方案:播恩提供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精准营养方案,确保母猪和仔猪获得均衡营养。
三催母猪料:后备、妊娠、哺乳,配合料浓缩料、预混料三种解决方案。
2.技术支持与培训
导入播恩体况管理、霉菌毒素检测
4.遗传育种支持
优质种猪推荐:播恩推荐高产、健康的种猪,帮助养殖户优化遗传育种猪精。
通过优化遗传育种、精准营养与饲喂管理、强化疫病防控与环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等核心要点,养殖户可以有效提升PSY和健仔数。播恩通过提供优质饲料与营养方案、技术支持与培训、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遗传育种支持等针对性支持,帮助养殖户提升养殖效益。
六、为养户总结提升PSY和健仔数的3-4个核心要点?
曾总:
要实现PSY与健仔数的双增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养殖环境和技术条件,选用遗传性能优异、繁殖能力强的品种。
二是实施精准营养与饲养管理。借助优质营养供应商(如播恩)的母子一体化营养方案,优化母猪饲料,并关注后备、妊娠、哺乳、围产期及断配期等阶段。
三是加强体况管理。定期评估母猪体况,根据评估结果精准饲喂,提升营养效果。
蒋研究员:
如何提升母猪PSY与健仔数:
一是精细化管理。从进化角度实施分阶段精准饲喂,依托体况管理优化环境控制,强调数据化管理。
二是健康管理。加强免疫、驱虫及疾病监测,注重健康监测的重要性。
三是品种优化。选用高繁殖力母猪,淘汰低产母猪。
四是减少应激。提供舒适安宁的环境,结合成熟的早期锻炼技术和优质营养。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母猪生产性能的同步提升。

播恩双酸直播间
此次直播,中国养猪网、猪兜、猪易传媒、北斗农科、赛尔传媒、蓄牧思维、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播恩live、猪场动力网、播恩视频号十大平台进行了同步转播,获得了119.91万+的曝光关注。
↓点击识别二维码,回看直播精彩要点↓

您对于本文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