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加上今年以来货币的持续宽松,引发市场对未来通胀上行的担忧。历史上猪周期的长度和波幅,除了遵循传统的猪周期理论外,还受一些新的不可控因素影响,此轮猪周期有什么特别之处?未来猪价和通胀该何去何从?货币政策会如何应对?本文从猪周期的视角入手,对以上问题做出分析。
1)猪价对我国CPI有重要的影响。
2012 至2014 年猪肉占CPI 的权重分别为3.27%、3.2%和3.15%。2009 年以来,猪肉平均价与CPI 同比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1。
2)猪周期的传统与变异。
猪周期形成主因:1. 猪农根据猪市场价的当前值和预期决定供给,但猪农个体的决策和猪农整体的决策存在信息不对称;2. 决策反映到实际供给滞后于需求和价格的变动。
猪周期的新变化一:猪周期长度变异。养猪户对短期和中长期猪价走势判断可组成不同的组合,从而构成不同的补栏结构组合,进而形成不同的生猪供给时间跨期组合,加上猪农在某一时间段预期比较一致,则可能引起猪周期的变异。
变异情形一:养猪户判断短期和中长期猪价均上涨,周期缩短。2009 年年中养猪户普遍预期新一轮大的猪周期将到来,同时补栏仔猪和母猪,造成此轮周期前后只有一年。
变异情形二:养猪户判断短期猪价上涨而中长期回落,周期拉长。2010 年年中周期启动时养猪户开始补栏仔猪后,反而持续淘汰能繁母猪,对猪价中长期上涨缺乏信心。能繁母猪的补栏进度持续落后于生猪半年左右,也助力猪周期的拉长。
当前的情形:目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跌至低位而猪价企稳回升,我们判断养猪户预期短期猪价将迎来上涨周期,而中长期猪价走平或上行,因此此轮猪周期或是一个长周期。除此外,能繁母猪存栏占比也已降至低位,仔猪价格企稳回升,如果能繁母猪占比继续下探,则可确立此轮猪周期为长周期。
猪周期的新变化二:规模化养殖影响猪周期长度和波动性。养猪集中化程度提高,意味着产能调整幅度下降,调整周期拉长。另外从美国的数据看,养猪集中化程度提高后,猪周期波动并没有随之降低。中国养猪业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一定程度上将拉长猪周期,但如果两者调整周期不同步,则可能加剧周期波动。
3)非食品价格涨幅低于预期,或有下行风险。从7 月CPI 低预期来看,近期猪价持续上涨,但非食品价格持续下降,源于目前经济下行风险仍存,地产需求孱弱。我们在中性假设下预计2014 年下半年CPI 为2.2%,在悲观估计下为2.8%。从微观角度看,如果地产内需依旧孱弱,那么2014 年下半年通胀压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