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企业战略方向:厮守终身还是寻机扑食?
钢企进入养殖业本是因为行业遭遇不景气,不得不发展多元化经营,以副业反哺主业的措施,却屡遭外界诟病,以至于不得不遮遮掩掩。甚至有媒体撰文批评其作为实业公司不务正业,撂荒实业,加剧了产业空心化。然而,毕竟与前些年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地大举进军房地产造成的资金高度集中和产业畸形发展不同,当前国企和民企搞多元化经营,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不仅不会撞车互挖墙脚,还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发现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体制改革过程当中必然遇到的新课题,似乎应当换个视角来看待了……
对于最近“武钢养猪、广钢卖腊肠”之类的消息,不少人指责是不务正业,最终会弄得不伦不类甚至闹笑话。不过,赞成这样做的人却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有的是在一个阶段因看不清方向而新给出的选择空间;有的企业是做到一定规模,觉得精力过剩,就想扩展领域;有的则是作为转型的准备,甚至不排除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主业进行调整。
告别资金高度集中的房地产
前些年,也就是房地产正热的时候,市场上流行过这样两个段子:
一个段子说:“七匹狼做地产、美的做地产,海尔做地产,雅戈尔做地产,苏宁做地产,国美做地产,苏泊尔做地产,格力做地产,格兰仕做地产,奥康做地产,娃哈哈做地产,喜之郎做地产,奥克斯做地产,长城床垫做地产,长虹电器做地产,五粮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都在做地产,神奇的地产啊!”
另一个段子是:“美国人:我们有微软、谷歌。中国人:我们有房地产。日本人:我们有索尼、丰田。中国人:我们有房地产。韩国人:我们有现代、三星。中国人:我们有房地产。德国人:我们有奔驰、宝马。中国人:我们有房地产……”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房地产业曾经何等火爆和诱人,但同时也蕴含着何等风险--各行各业的龙头资金都被吸引到这个行业里,一方面,在无形当中推高了房价,另一方面,把其他行业的资金抽空,社会财富分配极其不公;而其中潜藏着更大的风险,那就是资金高度集中在某一个行业里,“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各行各业都把资金投到房地产里,美其名曰是在“搞副业”,但实际上副业变成了主业,社会经济发展严重畸形,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房地产业的钱好赚是不争的事实,全行业的毛利润在35%以上,有些高端项目甚至还超过了50%。相比之下,制造业的利润却薄得多,一般也就10%左右,惨一点的时候连CPI都跑不过。那时的房地产业进入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也低,相比之下,制造业摊子大、战线长、资金链紧张、受制劳动力紧缺等问题,也难怪众多制造企业争先恐后地到房地产领域里去淘金。
这种情形在2008年前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金融危机造成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惟有房地产业独领风骚的情况下,涉足房地产业,大搞副业成了其他行业的必然选择。然而,近两年来的情况不一样了。随着市场的整体复苏,以及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起效,企业在搞副业时也有了多元化的选择,业界的说法也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转变:“搞副业”的说法被“多元化经营”所取代了,这意味着舆论正在从负面评价转变成正面。
养猪何须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