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因地制宜,一是认真落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激励政策。今年重庆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达到9873万元,支持全市24个生猪调出大县用于改善生猪生产条件,加强防疫服务、贷款贴息、保费补助等方面,重点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投资1.2亿元资金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现代农业生猪专项建设,加快项目实施,发挥政策效应。各区县(自治县)也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改善饲养、防疫条件,提高粪污处理能力,确保本地区生猪生产能力不下降。目前重庆市4月份已下发9000万元资金到21个生猪调出大县,对其进行奖励。
二是继续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今年重庆市生猪良种补贴区县由去年11个增加至16个,受配母猪数量由44万头增加至53万头,补贴资金由1760万元增加至2120万元。
三是落实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继续按照现行政策对能繁母猪养殖保险进行全覆盖。在前几年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今年重庆市生猪养殖保险从6个区县(自治县)扩展到22个区县(自治县),区县财政补贴达5000万元,2012年全市将达到全覆盖。
四是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重庆市各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市和区县(自治县)农业担保公司对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信用担保服务予以倾斜,市级农业担保公司今年已为畜牧业担保贷款8.6亿元。充分利用重庆市正在探索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抵押的“三权”抵押政策,加强对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目前全市“三权”抵押贷款14亿元用于畜牧业生产发展。
五是全面试行能繁母猪养殖保险。今年重庆市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实现了全覆盖,100多万头能繁母猪共得到补贴资金7000多万元。重庆市在执行国务院出台的扶持政策同时,加快生猪规模化生产步伐,帮助改进猪场饲养、管理水平,对猪场能繁母猪生产、仔猪饲养进行技术指导,强化疫病防控,尤其是严防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多发的重大疫病。通过重庆农业信息网、12316等平台,及时发布价格预警信息,帮助养殖者看清“风向”,实现科学有序补栏,加强对饲料、饲养、加工等环节的监管,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这些措施,都极大的降低了养殖风险、减轻了价格波动 ,经受住了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