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猪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猪养殖存在盲目性。我国养猪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是分散饲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不少养殖户信息闭塞,没有完全掌握国内市场行情,导致当前生猪生产存在盲目性、无序性和急功近利的生产观念,形成“涨-跌-平”的猪周期。
(二)生猪养殖户积极性降低。经调查,虽然目前生猪价格正值快速上涨通道上,但受近两年低迷行情的打击,生怕新一轮的下滑通道再次被打通,有些养殖户没有表现出大量补栏意向。某养殖户反映,根据往年规律,育肥猪出栏周期大约5个半月(从出生到110公斤左右),若是现在规模养殖户和散户集体大量补栏,出栏时间大约在春节前后,届时生猪供应量又会大增,市场价格或将再次出现下滑,因此坚持维持现有400多头的存栏量。
(三)资金短缺制约养猪业发展。近两年来,生猪行情持续低迷,对于规模养殖户,多年的场地建设和经验不能像散户说退就退。规模养猪场需大量铺底流动资金,近两年金融单位对生猪养殖放贷比较谨慎,而企业融资渠道较窄,基本只能靠硬撑度过,资金短缺制约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四)注射疫苗存在盲目性,防疫成本较高。据养猪户介绍,生猪从出生到出栏有“打不完”的疫苗,有些养殖户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对于疫苗的选择具有盲目性,给育肥猪的各个时期都打了疫苗寻求心理安慰。据了解,国家已出台了优惠政策,每年为养猪户免费提供生猪疫苗。但由于运输、保存条件限制,免费疫苗防治效果有限,养猪户就此认为国家免费疫苗效果不佳,直接选用国产大厂家生产的疫苗或是进口疫苗,价格昂贵,无疑增加了防疫成本。某养猪户介绍,他选用的是国产疫苗,每头猪只接种四种必需疫苗,费用在30元左右,别的养猪户选用进口疫苗,如接种所有疫苗,每头猪疫苗费用要花去200多元,相比于国家免费疫苗,防疫成本大大提高。
(五)目前生猪养殖现状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压力。国家大力支持养猪业的发展,但由于环保运行费用高,养殖场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技术落后,和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低下等原因,大多数的养殖场没有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粪便和污水直接农用或露天堆放。养猪户介绍,对能繁母猪都买入了保险,国家会给予每头病死猪1000元补贴,若是采取无害化销毁措施,各个环节的人工处理费加起来超过补贴额,对于养殖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不当的处理方法都对环境、资源、生态保护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