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其他猪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链球菌病

来源: 网络   2025-10-28 17:56:44   查看:  次

  猪链球菌是由多种不同血清型链球菌发生多种症候群的传染病的总称。

  【病原】

  链球菌属G+,有荚膜。现知的有34个血清型,主要有C、D、E、L、R、S等菌群,且各地引发本病的血清型不尽相同,故在使用疫苗上存在盲目性,导致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0℃、9℃和22℃与25℃,可分别存活104天、10天、8天和7天。一般消毒药品能在1-2分钟内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1)不分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易感,其中以5周龄至12周龄猪最多见,其次是乳猪,怀孕母猪可引起流产、早产和产弱仔,成年猪很少发病。

  (2)C群的无乳链球菌,可存在于健康猪的扁桃体、上呼吸道、包皮、阴道的分泌物中。如猪抗病力下降,可引发本病。其是母猪产后的阴道分泌物及患有轻度乳房炎的乳汁中存有本菌,往往是乳猪发生本病的最危险的传染源。

  (3)主要发生于秋末,和冬春较寒冷的季节,炎热的季节少见。

  (4)主要传播途径为伤口,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配种传播。苍蝇可携带R群2型菌,保持传染力5天以上,故苍蝇是本型链球菌病的传播媒介。

  (5)新疫区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以后病势转缓。散养户的常与猪瘟混合感染,致死亡率升高。

  (6)R群2型链球菌,还可引起人类感染发病,甚至引起死亡。如江苏省1998年到1999年春流行本病期间,有25人被感染发病,14人死亡率达56%。均为病死猪处理人员和接触过病猪人员。故R群2型链球菌已成为我国当前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重要的病原菌。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笔者近几年来在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省诊疗病猪过程中,均发现有R群2型链球菌存在,说明该血清型链球菌在我国流行已较广泛。因此,各地在制备链球菌疫苗时,应将R群2型链球菌纳入其中。

  【临床症状】

  潜伏期最短的4-24小时,长的6天以上。

  一、以败血型为主征的链球菌病发病率最高,约占本病的90%以上。

  (1)新生仔猪指出生2-5天的乳猪,发病后不吃乳,眼睑、下颌、耳廓、颈部水肿,叫声嘶哑,空口咀嚼,畏寒颤震。有的呈昏睡状,迫起,行走不稳;或出现转圈,倒地四肢划动。快的数小时到十几时死亡,慢的不超过4天。

  (2)哺乳仔猪指出生6天到断奶时的仔猪。体温40.5℃-43℃,不吃,呼吸急促转呼吸困难,叫声嘶哑,粪干呈粒状,眼结膜发红,鼻盘干燥。有的可出现上吐下泻,尿呈深黄色甚至呈粽红色。有的皮肤发绀,尤以耳、胸腹部明显,颤震,磨牙,四肢跗、腕关节肿大,站立艰难,不敢迈步行走,甚至侧卧地面四肢划动。

  (3)断奶仔猪(保育舍仔猪)体温40.5℃-42℃,沉郁,少食到不食,先拉稀后便秘,相互打堆,眼有脓性分泌物,结膜潮红,呼吸困难,流脓性鼻涕,口鼻流涎,叫声嘶哑,部分仔猪的颈部、腹下、四肢的皮肤先红,后变兰紫色斑点或斑块,双耳淤血呈蓝色,四肢关节肿胀,尤以跗、腕两关节明显,跛行。有的出现行动不协调,歪头转圈,前冲后退,颤抖,最后侧卧地面四肢划动,衰竭死亡。

  (4)生长育肥猪体温41℃-42.5℃,少食到不食,沉郁,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鼻盘干燥,尿黄或血尿,大便干燥,耳、肢端、腹下有紫红色出血斑点。发病1-2天后,出现脚痛跛行,甚至难于站起,而跪地爬行,四肢关节肿大,触摸局部发热挣扎,如不及时治疗,大多经3-5天死亡。

  (5)慢性型部分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可呈慢性经过,体温一般在41℃以内,经数天降至常温。在此期间其颈部、前肢的上部肌肉可出现颤震,不食或少食,便秘或腹泻,四肢、腹下有点出血小点,逐步扩大到胸腹侧和臀部,呈片状或条状的出血性紫红色斑块,咳嗽,叫声嘶哑,约经8天左右死亡,不死的,经15-20天,出血斑点逐渐消退或结痂,以后痂皮脱落而愈,愈后生长发育变缓慢。

  二、脑膜脑炎为主征的链球菌病

  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有时一圈(窝)中仅出现几头。体温41℃-42℃,惊厥,不食,四肢僵硬,后躯发软,常呈犬坐式或卧地,站立和行走时摇摇摆摆、抽搐,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划动;有的无目的摇摇摆摆行走,遇墙壁以头顶之不动。快的30-36小时死亡,慢的可经4天左右死亡。未死的可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生长停滞,成为僵猪。此型发生率,约占本病的2%左右。

  三、关节炎为主征的链球菌病

  约占本病的5%-6%,且多见于25kg-40kg体重的猪。发病时突然出现跛行,少食或不食,体温正常或升高到。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