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其他猪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技术

来源: 网络   2025-10-28 17:55:47   查看:  次

  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其特征是大肠发生坏死性肠炎,有时肺有干酪性病变。

  【病原】

  是沙门氏杆菌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该菌也可感染人,引起人的沙门氏菌病(伤寒)。该菌属革兰氏阴性(G-),为肠道寄生菌,因毒力弱不能引发疾病,一旦饲养管理不良,猪舍卫生条件差,致猪抵抗力下降,使存在于肠道内的沙门氏菌毒力增强,而发生内源性感染发生副伤寒病;病猪排出毒力增强的沙门氏菌,感染同栏猪,形成外源性感染。

  本病常继发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过程中,使诊断变复杂。

  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属中等,55℃l小时、60℃15~20分钟内死亡。一般常用消毒药品都能杀死本菌。

  【症状】

  数周龄仔猪多呈急性败血型,月龄稍大一点的猪多呈慢性经过,还可见轻重不等的中间型(亚急性)

  (1)急性:见于发病初期,呈败血症经过,主发于数周龄的仔猪。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至41.5℃左右,皮肤上出现出血性紫红色斑点,尤以两耳和胸腹部皮肤明显,并迅速死亡。病程稍长的还可见到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发病率低,致死率高,病程短。

  (2)亚急性:较多见体温41℃~42℃,忽又正常,呈间歇热型。耳尖、尾尖、肢端、胸前、腹下出现出血性紫斑。便秘、腹泻交替发生,粪中带血和黏液,恶臭。

  呼吸加快,咳嗽,有的呕吐,眼睑肿胀。行走摇摆或卧地难起,颤抖,叫声嘶哑,少食或不吃。病程约14天左右。

  (3)慢性:多见,主要发生于2~3.5月龄仔猪。长期呈顽固性腹泻,粪呈灰白色、黄绿色恶臭稀便,污染后躯,人一进入猪舍即可闻到一股恶臭气味。稀粪中混有多量坏死组织碎片和黏液,大多带血。皮肤上出现痂样湿疹,大小不一,呈紫红色。呼吸加快,咳嗽,迅速消瘦。病程4~8周。

  【病理变化】

  (1)大肠(特别是盲肠)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糠鼓样伪膜,轻轻刮落后,出现分散或融合的大小不一的溃疡,圆形,大小似青皮豆切面,中心微凹进,边缘隆起似堤状(猪瘟的扣状溃疡小),严重的大肠壁变厚变硬――为仔猪副伤寒的特征病变。

  (2)肺充血、淤血,有黄白色干酪样结节。

  (3)肝表面有灰黄色小点坏死灶。

  (4)脾肿大,质似橡皮,呈蓝紫色。

  (5)淋巴结肿大,切面充血,出血,并有坏死灶。

  【预防】

  (l)仔猪25~30日龄时,内服仔猪副伤寒疫苗。

  (2)搞好环境和猪栏舍的卫生,定期消毒。

  【治疗

  沙门氏菌易产生耐药性,故应选用本猪场过去未用过的对G-菌有抑杀作用的抗菌药物。

  (1)2.5%~5%海达注射液(恩诺沙星),按每公斤肌内注射25~30mg,每日2次,连用2~3天。同时内服复方新诺明片,按每7kg服1片,每天2次,连服3~7天。

  (2)558注射液,按0.4ml/kg体重,1%氟甲砜霉素5~10ml混合1次肌内注射,每日2次,从第2天起药量减半,再注射4天。

  (3)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按每20kg用一支(2ml)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注3~4天。同时内服多粘菌素片,每头每次服100万~150万单位(片剂有每片25万和50万单位两种),每天2次,连服3~4天。

  以上三组药方可任选一组过去未用过的。

  (4)严重病例加用:氨苄青霉素按20mg/kg体重、卡那霉素按30mg/kg体重、维生素C 2ml。樟脑磺酸钠2ml、5%葡萄糖生理盐150ml,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2~3次。

  饮水改用0.1%高锰酸钾溶液。

  栏舍用百毒杀进行彻底消毒。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