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中常常看到仔猪一开始发出嚎叫声,随后变得安静、昏睡,除疾病外,这是因为仔猪饥饿、母猪哺乳不足造成。造成母猪泌乳不足多是因为患有乳房炎。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母猪出现肉眼可见的乳房炎病变高达82%,发病母猪哺乳的仔猪其死亡率为55.8%。没有患乳房炎的母猪哺乳,仔猪死亡率为17.2%,乳房炎作为哺乳母猪常见的疾病,危害严重。
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乳房炎发生原因:
1、接触性病原菌以及环境性病原菌感染。
母猪乳房炎多见于猪圈不清洁、环境潮湿,病原菌大量繁殖。
其中金黄色葡萄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是常见的接触性病原菌,接触性病原菌一般是寄生于乳腺上,哺乳母猪由于腹部下垂,乳头拖地磨擦,导致链球菌等病原菌经乳管进入乳房而发生乳房炎。
2、继发感染。
乳房炎也可以是某种疾病后的继发感染,如外伤等。
母猪乳房受外伤后被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入侵感染而引起乳房炎。引起外伤的原因很多,比如异物刺伤、擦伤等。在生产中仔猪造成母猪乳房受伤而引起的乳房炎是常被忽视的。
3、“连锁反应”。
产房拥挤,通风不良等原因引起母猪难产,造成产程过长,引起母猪劳累过度,血流循环受阻,腹腔内压大,乳房容易水肿,从而导致母猪乳腺发病。还有母猪泌乳过多,哺乳仔猪少,乳汁积滞而引起乳房炎。
4、选种不严。
母猪发育不良的乳头,其管口呈漏斗形,且弹性小,不利于排乳,故易感染。
措施
1、注意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特别是母猪产后防止子宫内膜炎流出的污物污染乳房。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水清洗母猪乳房、后躯来减少感染。
2、仔猪剪牙剪好剪平,以免咬伤母猪乳房。发现外伤及时治疗,防止感染。
3、产床中间是母猪躺卧的地方,要有铺垫,以减少漏粪板对母猪乳头的伤害。
4、严格选育,减少损失。
5、局部乳房炎处理:
肿块化脓成熟后一般自行破损出脓,无需用刀划破。自行破损出脓后,挤出浓汁,用氯化钠生理盐水冲洗,再向里面注入青链霉素注射液或倒入青霉素粉也可以。
母猪乳房炎的治疗原则: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对已经发生乳房炎的母猪,轻度的用10%鱼石脂软膏涂上;注射用头孢2g+鱼腥草注射液30ml,连用3-4天,每天一次,效果不反弹。(备注:以封闭针的形式打在乳房部(乳房基部)。分点注射,3-4个点左右,注意针头朝乳头方向注射,以免伤到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