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量数据展开分析,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中毒才是制约我国养猪业PSY提升的直接因素。
一、霉菌毒素中毒
中国养猪业所使用的饲料原料,总体质量不算高,玉米受真菌污染、麸皮发霉、豆粕腐败等情况十分常见。相关检测数据显示,我国猪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像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其含量普遍大幅超标。
若给猪饲喂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对母猪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可能引发流产、早产、不发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对于生长猪而言,则会导致发育障碍,还可能引发各类临床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大大拉低了我国养猪业的PSY数值。
因此,在选购饲料时,务必慎重选择信誉良好的企业产品;在选用原料时,更要进行严格把关。
二、抗生素中毒
由于部分专家、学者在我国养猪业中推崇“加药保健”来蛊惑人心,抗生素的滥用已经变成养猪业的沉疴痼疾,造成了积重难返的态势。在当前的情形之下,预防和治疗的概念被混淆甚至被颠倒。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仅是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还造成猪群机体功能的损伤,造成肉食品的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的信心丧失。
三、矿物质中毒
饲料中添加矿物质是现代集约化养殖的产物,是为了补充圈饲猪群对矿物质的摄取不足。但是矿物质在提高猪群代谢指数的同时,也造成了肝肾能量的消耗和功能的受损,造成猪群的免疫抑制指数的上升,从而导致免疫缺陷。
矿物质过量使用的效果是短暂的,其危害却是长久的。
四、蛋白质中毒
在人们的观念当中,蛋白质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好像再怎么描述也不为过。但是,对猪群供应的蛋白质过量也会造成危害,甚至发生“蛋白中毒”的问题。根据检测,2010至2014年,我国猪群营养过剩(蛋白过剩)的猪只比例分别为67.1%、64.2%、55.7%、58.9%、51.8%。
由于猪的市场行情影响,我国保育猪群的蛋白过剩状态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稍有改善,营养指数的平均值为-4.9,已经从富营养状态转变为负营养状态。不过,我国养猪业中母猪的营养过剩状态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五、微生物感染导致中毒
在诸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感病毒,猪瘟病毒或支原体等阴性病原感染的情况下,猪的肝脏活动被抑制或被损害,肾脏排泄功能受损,代谢产物毒性增加亦会造成机体的中毒状态。
六、中毒影响PSY
无论上述何种因素导致的中毒均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反应,免疫抑制指数升高,疫苗接种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了我国猪群的PSY的提升。
综上所述,猪群的中毒状态或体内毒素蓄积状态是造成我国养猪业PSY“居低不上”的直接原因,只有解决我国养猪业中的饲料中毒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养猪业PSY逐步上升的目标。根据检测,2010至2014年我国猪群存在毒素蓄积的猪只比例分别为82.56%、83.62%、85.62%、85.50%、88.68%,如此高的比例着实令人难以置信,值得人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