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闽江之畔,热浪翻涌着产业变革的潮声。7月17日,在福建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的深度参与下,由永诚育种集团主办的“2025永诚场长论坛”于福建福清圆满收官。这场为期3天(7月15日-17日)的行业盛会,聚焦“育种基因传递、生产效能提升、疫病防控及生物安全”四大核心议题,为永诚体系内部管理人员、营销骨干及战略合作场管理骨干等超130人提供了前沿技术与管理实战方案。

技术体系“搭台”:省级平台为论坛注入权威支撑
一组最新数据揭示着行业的迫切,截至2025年6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80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5%,中小场户仍面临“成本高企、疫病防控难、种源依赖进口”三大瓶颈。这种焦虑,恰恰折射出中国生猪产业从“量”到“质”转型的关键期特征。
而生猪产业人才的培养,正是突破种业瓶颈、筑牢疫病防线、推动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更是驱动行业智能化升级、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基于当前行业变局,2025永诚场长论坛旨在通过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生态协同,破解行业结构性调整期的关键难题,推动生猪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双升的跨越。
作为本次论坛的指导单位,福建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在省财政厅和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得以建立。该体系主要针对福建省生猪产业发展的需求,专注于养猪场的科学规划布局、生态养殖、疫病防控、良种选育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研究。在生猪生态养殖、疾病防控等技术研发、组装配套、集成创新及示范推广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依托福建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的权威技术支持和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论坛内容在技术标准、实践验证等多维度上得到精准把控,确保其科学严谨性与技术前沿性,切实成为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力量,成功实现了从技术研讨到生产力转化的跨越式发展。
实战课程赋能:聚焦育种基因与生产效能提升
永诚育种集团副总裁夏天博士在致辞中尖锐指出:“当前养猪业正面临深度结构性调整,破局之道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的关键因素。”这番掷地有声的开场,不仅点明了论坛主旨,更引发了在场嘉宾对行业未来的深度思考。
论坛聚焦于种猪育种、生产效能提升、疫病防控等核心领域,由10位来自集团内外的行业管理精英与实战专家担任讲师,通过实战型课程和案例研讨,既助力行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又通过系统化培训推动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管理能力,为产业输送专业化人才。正如学员所言:“永诚基因,代代领先”——这不仅是对育种技术的承诺,更是产业升级的响亮号角。

永诚育种集团副总裁夏天博士致欢迎辞
部分精彩课程:
01 种猪培育与基因价值传递
永诚育种集团副总裁、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夏天在《永诚系种猪基因价值传递》主题报告中,系统构建了“基因-效益”转化模型。通过合作客户案例的实证数据,揭示了永诚系种猪的经济价值:采用永诚系种猪的三元商品猪,日增重突破810克,料肉比降至2.39。这一基因优势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每头育肥猪的综合效益提升了63元。

永诚育种集团育种总监、福建农林大学硕士邱定杰
针对中国种猪产业长期依赖进口种源、本土育种体系亟待突破的现状,永诚育种集团育种总监、福建农林大学硕士邱定杰在《培育适合中国国情种猪的探讨》主题报告中,从育种目标设定、育种体系构建和产品验证的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性能种猪体系的培育路径。整场报告始终围绕“育种数据的重要性和准确性”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并特别强调,唯有依托庞大数据的驱动进行遗传评估,以及持续不断的长期选育,方能确保种猪性能的稳步提升,进而助力猪场效益实现倍增!
02 生产技术与管理革新
生产技术与管理革新板块以精细化操作为核心。永诚育种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监、华中农业大学博士李建军设计配怀舍高效管理体系,重点介绍了妊娠蛇形管理法、AHA效应催情技术(断奶后4-7天暂停诱情)以及五步查情法三大创新管理方案;他还建立生产计划经济学模型,揭示NPD与效益的量化关系——每增加10天,1200头规模场损失约65万元,并针对不同规模猪场提供4种繁育体系适配方案。
永诚育种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监、华中农业大学博士李建军
此外,《后备母猪的精细化饲养与管理》、《猪场绩效设计与实施技巧》、《高效猪舍构建与公猪管理》、《精液的生产与质量管理》、《猪场智能化的正确打开方式:趋势、误区与使用路径》等课程,系统性地帮助学员提升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这些课程,学员们能够全面掌握猪场运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后续独立负责猪群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或推动智能化升级等实际工作夯实基础。
03 疫病防控技术升级
疫病防控技术升级板块着重强调精准防控理念。夏天博士深入讲解种猪健康管理要点,特别强调构建生物安全管控体系及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的重要性。永诚育种集团健康保障部总监黄建斌分享了生物安全设计的核心原则,并结合蓝耳血清驯化案例,突出“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此外,永诚育种集团技术服务部总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李智详细介绍了快速净化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的有效策略,展示了成功案例,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疫病净化方案。
本次培训课程氛围积极热烈,学员与讲师深度互动。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讲师通过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引导学员结合工作实际思考并发言,针对学员提出的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凭借专业功底与行业经验予以深入浅出解答。课程结束后,永诚安排专题讨论环节,通过前期收集问题,学员就行业热点、技术难点等与讲师深入探讨,讲师团队专业细致解答,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指导。这种互动学习模式加深学员对课程理解、促进知识转化,获一致好评。




论坛尾声通过闭卷考试强化知识理解和内化,并在答谢晚宴中表彰优秀学员及讲师。晚宴现场,集团董事长薛永柱先生、集团副总裁薛永钦先生、集团副总裁夏天先生等高层领导出席了颁奖典礼,对在论坛期间表现卓越的团队、个人及讲师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品。众多学员纷纷表示,参与此次论坛收获颇丰,后续将把所学内容积极应用于自身的管理及工作中。
暮色中的福州,暑气渐消。走出会场的场长们还在热烈讨论着刚学到的技术要点。对他们而言,这场论坛不仅是一次经验交流,更是一次与未来的“科技握手”。而在看不见的幕后,省生猪技术体系正像一根“隐形的线”,将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中小场户串联成网,为福建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织就一张覆盖全链条的创新之网。这张网,或许就是破解“猪周期”、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密码。
本次培训可视为养殖领域技能提升的一个阶段性开端,据了解,永诚育种集团后续将系统规划并推出更多聚焦实战应用的培训课程,目标在于为猪场运营提供多维度支持。该企业当前正通过两方面强化服务能力:一是基于对养殖业实际需求的深度调研,二是融合行业前沿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以此构建覆盖猪场管理者及技术人员的系统性能力成长通道。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能力建设与实践转化,参训人员有望逐步成长为推动猪场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力量,进而为整个养殖行业的提质增效注入发展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