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国生猪市场延续震荡调整态势,外三元生猪均价报14.78元/公斤,较昨日小幅下跌0.05元/公斤,南北区域分化特征显著。北方产区在二次育肥补栏支撑下呈现抗跌特征,河北、黑龙江等地标猪报价维持在14.65-14.85元/公斤区间,东北低价猪源外调京津形成0.05-0.1元/公斤的挺价空间;南方市场则受高温天气及疫病抛售双重压制,云南等地标猪价格已跌至13.8元/公斤,膘肥价差倒挂达0.5元/公斤,部分养殖户被迫折价出栏130公斤以上大猪。
从供需结构看,市场呈现“北稳南弱”的显著分化。北方养殖户受前期压栏标猪成本支撑,叠加二次育肥补栏量环比增长30%,短期形成价格支撑,但屠宰企业压价行为导致二次育肥盈利空间压缩至50元/头以下,市场实际供应量未明显缩减。南方市场则因高温抑制消费需求叠加非洲猪瘟局部复发,养殖户恐慌性抛售加剧,150公斤以上大猪价格较标猪低0.8元/公斤,形成价格踩踏效应。

此外,成本端压力持续传导,玉米、豆粕价格分别维持在3000元/吨和2800元/吨高位,养殖端现金流压力凸显。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仍达4042万头(正常保有量103.6%),三季度产能释放压力显著,但饲料成本波动导致中小养殖户补栏意愿低迷。需求端受替代品冲击明显,白羽肉鸡价格跌至8.2元/公斤,水产消费旺季未能有效分流猪肉需求,猪肉消费占比降至58%,屠宰企业冻品库存仍高达280万吨,采购积极性持续低迷。
当前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若后续消费端未能有效消化,冻储政策对价格的提振作用或将受限。中期需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高位带来的供应压力,以及饲料成本波动对养殖现金流的挤压,当前自繁自养头均亏损已达180元,行业产能去化进程或加速。
短期猪价或维持北稳南弱格局,北方二次育肥支撑下或反弹至14.8-15.2元/公斤区间,但需警惕疫病抛售引发的供应放量风险;南方市场受高温及疫病影响,价格或下探13.5元/公斤关口。
从供需结构看,市场呈现“北稳南弱”的显著分化。北方养殖户受前期压栏标猪成本支撑,叠加二次育肥补栏量环比增长30%,短期形成价格支撑,但屠宰企业压价行为导致二次育肥盈利空间压缩至50元/头以下,市场实际供应量未明显缩减。南方市场则因高温抑制消费需求叠加非洲猪瘟局部复发,养殖户恐慌性抛售加剧,150公斤以上大猪价格较标猪低0.8元/公斤,形成价格踩踏效应。

此外,成本端压力持续传导,玉米、豆粕价格分别维持在3000元/吨和2800元/吨高位,养殖端现金流压力凸显。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仍达4042万头(正常保有量103.6%),三季度产能释放压力显著,但饲料成本波动导致中小养殖户补栏意愿低迷。需求端受替代品冲击明显,白羽肉鸡价格跌至8.2元/公斤,水产消费旺季未能有效分流猪肉需求,猪肉消费占比降至58%,屠宰企业冻品库存仍高达280万吨,采购积极性持续低迷。
当前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若后续消费端未能有效消化,冻储政策对价格的提振作用或将受限。中期需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高位带来的供应压力,以及饲料成本波动对养殖现金流的挤压,当前自繁自养头均亏损已达180元,行业产能去化进程或加速。
短期猪价或维持北稳南弱格局,北方二次育肥支撑下或反弹至14.8-15.2元/公斤区间,但需警惕疫病抛售引发的供应放量风险;南方市场受高温及疫病影响,价格或下探13.5元/公斤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