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传染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论副猪嗜血杆菌病与蓝耳病的协同致病机制与防控策略

来源: 惠养猪   2025-09-15 15:07:00   查看:  次

  在众多疾病中,副猪嗜血杆菌病(Hps)被称为蓝耳病(PRRS)的影子病,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精准地揭示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病理学原理,并为大家提供一套科学、可操作的混合感染治疗优先级制定方案。



  01、为何副猪是“蓝耳的影子病”

  所谓影子,意味着副猪嗜血杆菌病总是紧随蓝耳病之后发生,其发生和严重程度高度依赖于蓝耳病的感染状况。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两者在病原学和病理学上的深层联系。

  一、病原学基础

  蓝耳病病毒(PRRSV):主要靶细胞是肺泡巨噬细胞(PAM)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直接导致免疫细胞的溶解和凋亡,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

  副猪嗜血杆菌(Hps):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中。在猪群免疫力正常时,它通常不致病。一旦猪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呼吸道局部免疫力被破坏,它便会趁虚而入,进入血液和全身各器官,引发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二、核心病理分析(免疫系统的崩溃)

  PRRSV对免疫系统的破坏是Hps得以猖獗的关键。其核心病理过程如下:

  第一步:PRRSV破坏呼吸道防御大门

  PRRSV感染后,会大量破坏肺泡巨噬细胞。这些细胞是肺部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的减少意味着呼吸道门户大开。同时,病毒还会抑制其他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并改变细胞因子的分泌平衡,导致促炎反应失控。

  第二步:Hps借势入侵与增殖

  当呼吸道防御系统被PRRSV摧毁后,原本定植在鼻咽部的Hps便得以轻易地侵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并进入血液循环。Hps自身拥有荚膜(抵抗吞噬)和多种毒力因子,在缺乏有效免疫监视的环境中迅速增殖。

  第三步:协同加剧病理损伤

  PRRSV造成的免疫抑制和炎症环境,为Hps的爆发提供了“温床”。而Hps感染又会进一步加剧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导致更严重的病理损伤,形成“1+1>>2”的恶性协同效应。这就是为何在临床上,PRRSV和Hps混合感染的病例,其死亡率、淘汰率远高于单一感染,治疗难度也呈几何级数增长。


PRRSV与Hps协同致病的病理变化对比与关联

  数据显示,在PRRS阳性场中,Hps的发病率可达30%-50%,而在PRRS稳定的阴性场中,Hps的发病率通常低于5%。剖检中,由PRRSV引起的肺炎病例中,有超过40%能分离到Hps。这充分证明了如影随形的关系。

  02、混合感染时治疗优先级的制定策略

  当猪场出现以呼吸道症状、关节肿胀、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疫情时,高度怀疑PRRSV与Hps混合感染。此时,制定清晰的治疗优先级至关重要,切忌盲目用药。

  以下流程图概括了决策与治疗的优先顺序:




  第一步:紧急诊断与评估

  解剖检视:立即对濒死或刚死亡的猪进行解剖,重点观察肺部是否呈间质性肺炎(PRRSV指示)以及心包、胸膜、腹膜是否有纤维素性渗出(Hps指示)。这是最快速、最直观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测:采集肺脏、血清、关节液等样本送检。

  PRRSV抗原/抗体检测:判断病毒是否活跃(抗体S/P值高、抗原阳性)。

  Hps细菌分离与药敏试验: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分离细菌并确定其敏感药物,为精准用药提供依据。

  第二步:治疗优先级(先稳定病毒,再猛攻细菌)

  核心原则:控制原发病,治疗继发病。如果不控制PRRSV的活跃度,任何对Hps的治疗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优先级一:控制PRRSV的破坏(治本之策)

  抗病毒与免疫调节:对发病群体,可通过饮水或饲料添加扶正解毒散、黄芪多糖、干扰素等药物,旨在调节免疫、减轻病毒血症,而非直接杀灭病毒。目的是将猪群从免疫抑制状态中拉回来,为自身抵抗力和抗生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支持疗法:减少各种应激(如换料、转群),保证饮水和营养。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增强体质。

  优先级二:精准打击副猪嗜血杆菌(治标之急)

  等待药敏结果时,可凭经验用药,但一旦结果出来,必须立即调整为最敏感的药物。Hps的耐药性问题非常普遍,盲目用药等于浪费资金和时机。

  给药方案:

  个体治疗:对重症病猪,立即隔离,采用个体注射方式。首选长效制剂,减少应激。根据药敏结果,常用药物有:头孢类、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注射疗程要足,至少3-5天。

  群体投药:全群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敏感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性给药,通常连续使用7-14天,以控制群体内的细菌载量。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常用药物选择参考
(实际用药必须以药敏结果为准)



  第四步:支持疗法与环境管理(巩固疗效)

  镇痛消炎:使用氟尼辛葡甲胺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减轻肺部炎症和关节疼痛,改善食欲,提高存活率。

  加强护理:保证圈舍干燥、通风、保温,提供易消化的饲料和清洁饮水。

  淘汰弱仔:对于病程过长、消瘦、僵硬的猪只,建议果断淘汰。它们不仅是持续的传染源,治疗经济价值也已丧失。

  03、总结

  副猪嗜血杆菌病之所以成为蓝耳病的影子病,其根源在于PRRSV对猪体免疫系统的致命破坏。在混合感染的治疗上,我们必须树立“先病毒、后细菌;先诊断、后用药;先个体、后群体”的系统思维。通过解剖和实验室检测看清问题的本质,通过免疫调节控制病毒性基础病,再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下的精准抗生素治疗打击继发性细菌病,同时辅以全面的支持护理,才能最终将损失降到最低。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