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副教授严六零在小麦分子育种积存 了不少体会。他首次成功地图位克隆了小麦春化基因VD1,对春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植物的进化与驯化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的理论。
严六零生动地介绍通过对作物光温分子途径的分子设计进行分子育种的成功实例。“根据Vrn-A1、Vrn-B1、Vrn-D1 和Vrn-B3这4个位点显隐性基因的序列差异可以设计检测小麦春化基因的STS标记,成功应用于小麦品种的选育。”他认为这对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冯献忠对大豆研究滞后于水稻和小麦表示遗憾,“这两种作物在近3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利用产量连续刷新纪录,优良的基因和位点都已经被探明和应用。我们团队可以借鉴这些作物研究中的成功体会,加速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
高端起步 设计品种
“我们将建立优质高产大豆种质资源库和基因资源库、创制和收集国内外大豆高产代表性种质资源、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基因组关联估量 的手段,系统估量 与产量和品质相关基因在不同种质中的异同;建立相关基因和农艺性状之间的对应关系,估量 关键基因的利用效益、确定育种潜力最大的优良基因,研究优良基因在目前大豆种质库基因库中的分布,获得其对应的种质资源。”冯献忠向记者介绍。
当然,这些工作最终将为开展大豆的品种分子设计研究、建立基因—表型运算 机摹仿模型,实现对复杂育种过程在真实遗传模型下的摹仿、建立评判 关键基因在分子设计中功能和作用的信息平台做铺垫。
冯献忠将全基因组解析大豆的重要基因比喻为造汽车前的零件准备。研究团队将像设计不同类型汽车一样,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手段对于不同基因的优良基因型,在运算 机上设计出不同需求的大豆新品种。
目前国产大豆产业涌现危机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上的大豆价格低,二是大田里的大豆单产低,农民不愿种植大豆,改种其他种植比较效益更高的作物。
“国产大豆平均单产量130公斤/亩,美国大豆不仅产量高,含油量也高,所以工业效益高,生猪价格,符合企业加工的请求。除政策原因外,在科学上品种是限制国产大豆生产的关键原因之一,我们想把产量提高,摘 用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品种分子设计手段是目前实现国产大豆育种突破的最佳途径。”
冯献忠告诉记者,目前在国际上大豆的高产实验,亩产600公斤的高产连续被刷新,因此设计适合我国的丰产、质优、抗逆、广适性大豆新品种在理论上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