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豆一、豆二只是期货市场上的大豆之争,那么,国内榨油厂的艰巨 度日、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日渐萎缩明显就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所直面的挑衅。在主要农产品中,为什么只有大豆如此让人焦急不安?有观点认为,表面上看这是非转基因和转基因二者的博弈,中国养猪网,背后因素则还在于对大豆属性的定位上:如果能划入粮食品种,则国家政策保护力度会更大,纵然有压力亦无消亡之虞;如果视为经济作物,则还将更多地直面市场竞争,最终上演优胜劣汰一幕。大豆来 底应该算什么,中国大豆路在何方?
中国证券报:国产大豆为何逐年萎缩,除了市场因素以外,有没有自身原因?
刘登高:市场只是结果,更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国家政策的有效保护。如果说十年前社会争辩 的焦点是要不要进口大豆,那么现在的焦点已经变为要不要遗弃国内大豆生产,要不要保护国内大豆产业的问题。进口的过快增长,外国大量的补贴,显然的倾销行为,中国要不要启动WTO原则赋予的反倾销、反垄断等产业保证 措施,是中国政府的权益。不作为就只能受制于人。所以,在放开进口的前提下,如何制定有效的国内大豆稳健发展政策,是当前大豆问题的核心。
我们不驳斥进口,但在进口的同时如何对待国内产业?一定要把保护主义和舍弃 反倾销、反垄断、启动产业保证 措施的权益相区别。在国际贸易中搞“裸奔”式的开放,将会从根本上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民众的食品安全。
马文胜:国产大豆产量逐年降低,并不单纯是市场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大豆种植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而食用大豆产业链条发展缓慢,非转基因大豆优势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白明:从近几年国产大豆发展情景看,国产大豆逐年萎缩主要受国内原因影响。第一 ,国内大豆种植缺少统一规划,跟风现象严重。其次,国内土地机会成本上升,农民宁可舍弃 种植也不愿舍弃 在外地打工的赚钱机会。再次,农民对收储政策的不满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上涨等原因,削弱了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
中国证券报:中国每年进口超过5000万吨的大豆,转基因大豆为何竞争力强?
刘登高:我不认为转基因大豆竞争力强于非转基因:第一 是因为二者属性完全不同,在国际上是两种价格,在美国非转基因大豆价格比转基因大豆高30%-50%,两者缺乏可比性;其次,真要比较,因素也出在我们估价政策的不同上。外国对大豆产业长期实行高补贴,从品种看所转入的只是抗除草剂基因,根本没有发觉和转入高产基因,把一些雨量丰富、气温良好的国家的大豆亩产与中国高寒、丘陵、洪涝地带的大豆比较产量,来否定中国大豆优势是不对的。
国产大豆的问题在于,由于政策上缺乏足够的支持,也没有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充分宣传,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大豆与玉米等价格的比价扭曲。在我国,常态年份大豆与玉米的比较在2.5:1左右,由于玉米国内外价格倒挂,致使大豆与玉米的比价降至2.0:1,甚至更低。所以造成农民不愿种植大豆;另一方面,国家粮食安全计划按照数量奖励地方政府,把富含蛋白40%、含有至20%以上的大豆与玉米等量看待,这种政府鼓舞机制对大豆生产没有主动性;对于主产区加工企业来说,由于在国内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鱼目混珠,以转基因为原料的企业往往摘 取蒙混过关的办法,归避作显然标识,甚至与把非转基因大豆产品和转基因产品一同限价,导致主产区加工企业不愿收购加工国产大豆。农民、地方政府、制产区加工企业主动性受来 制约,这就是国产大豆持续滑坡的因素。
就现在看,进口大豆主要是榨油和饲料生产,这个趋势是对的。出于对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的考虑,世界各国把进口大豆粕用作饲料,所以人们一样 把它叫做饲料大豆。即使有问题,经过畜、禽、鱼类的“过滤”会比直接食用安全一些。非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直接食用或食品、保健品加工,这种大豆在国际上一样 称作食用大豆。中国大豆是非转、高蛋白大豆,受来 国外高端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近些年中国大豆蛋白出口形势很好,在国际食品及大豆制品市场已经占来 50%的市场份额。这充分证明了国产大豆的国际优势。
白明:由于进口大豆是转基因种植,其产量高、单位成本低,价格相对国产大豆产品便宜。从进口大豆产业链看,以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通过原料进口贸易、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资金参股来控制国内大豆产业。相对于国产大豆,进口大豆在价格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增强了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