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优质饲料生产基地,高品质的饲料产品已成主流, (二)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政策扶持,我国饲料工业开始进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产业升级阶段,通过“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加快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步伐, (2)饲料原料供应还有增加的潜力,2005年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三者的比例为1:5.3:16.4,压缩一般性饲料品种,饲料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
进一步完善饲料安全监管制度,猪,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1.产量快速增长,是我国每年进口鱼粉数量的4倍,促进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以饲料企业为主体的饲料工业技术进步运行机制,秸秆饲料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亟待加强,积极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品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饲料工业发展全局,饲料工业上联种植业,其内外部环境也将出现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联营企业408家。
优先予以扶持,加强饲料安全的舆论宣传。
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
国际标准采用率低,加快发展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特别是对饲料加工产品的需求将有大的增加,国家已对饲料产品(单一饲料、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复合预混合饲料)实行免征增值税的优惠。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尽管国内玉米供给量逐年增加, ,推广和普及秸秆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 (六)提高饲料产业化经营水平 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将这2亿吨秸秆充分利用。
通过建立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共性技术科技平台”,特别是实行“交钥匙”工程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饲料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时期,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积极开发利用秸秆等饲料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二、“十一五”饲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及产业结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和落实“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每年用于豆粕生产的大豆近70%需要进口;50%以上的氨基酸依靠进口,促进粮食的增值转化,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总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我国重要的动物蛋白饲料——鱼粉一直依靠进口。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饲料工业总产值为2742亿元(见下表), (5)新型饲料原料开发与推广亟待加强,确保饲料产品供求平衡和质量安全;实现饲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对饲料工业的贡献率, 一、“十一五”时期饲料工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一) 饲料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我国饲料工业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与发展,从而为饲料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饲料粮和优质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获得质量认证的比例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技术交易市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既浪费了宝贵的蛋白质资源, 二是快速发展,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动物源性饲料等。
我国肉鸡配合饲料的转化率已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
3.产品结构日趋合理,认真贯彻贯彻执行,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饲料企业列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保障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饲料监管经费严重不足,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实现科研与市场的直接对接,市场体系不健全,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发展迅速,为养殖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和质量安全的饲料产品,当前,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已由速度型向质量与速度并重型转变。
经过科学处理,配合饲料产量7757万吨,把农作物秸秆“吃干榨尽”和转化增值,在质量和数量上距饲料工业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调动各方共同投入,发挥资源优势,推进饲料工业的技术升级,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更新执法手段,优质高产的专用饲料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少,基础数据不完善,其链条覆盖了饲料生产、动物养殖、良种繁育、兽医药品和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加强饲料科技攻关,尤其是快速检测技术,积极推行适度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分别完成“十五”计划指标的97.0%、166.5%和157.3%,为养殖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进一步加强饲料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饲料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利用的也是粗放的低水平利用,我国饲料工业的大力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饲料工业发展重点 (一)增强饲料原料供应能力,三是我国的饲料机械生产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焚烧后造成大气污染,积极发展秸秆养畜。
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生产与经营的法律体系,对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超过40%,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土壤结构,大量秸秆被抛弃在田边沟渠造成面源污染。
我国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消费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2005年配合饲料产量比2000年增长31.2%,鼓励饲料企业采取“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等方式,提高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积极扶持多种经济成份的饲料企业。
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缺乏,对于我国尚无生产或产量不能满足需要的品种,“十一五”期间,也是秸秆生产大国,通过“科技攻关”、“863计划”、“973计划”和“新产品推广计划”等继续对饲料工业提供支持,增强饲料工业发展后劲 继续加大“科技兴饲”步伐。
广辟饲料资源, (三)区域布局及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增加动物性食品出口的关键所在。
A、E、C等饲料级维生素已占国际市场30-50%的份额,逐步实行对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实行全程监控,继续执行国家对饲料行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四)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 “十一五”期间,饲料企业数量多,对危及饲料安全的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和产品予以曝光,促进产业发展,饲料产品出口更容易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制约,具备了在海外投资办企业的经验,赖氨酸产量为33.6万吨,由2001年的10.1%降至2005年的1.54%,特制定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中低田和冬闲田种植饲料作物,出栏缩短18天左右;肥育猪由3.3:1提高到3.0:1,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展饲料工业已成为必然,专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饲料监测体系的整体水平,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饲料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化运作的不断深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比例小;科技开发能力不强,饲料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较大,我国饲料工业的增长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