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行业,我觉得创新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创新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那么它最大的困难就是风险大,容易失败,但我们中国人的氛围和环境都强调成王败寇,大家都在奖励成功者,没有宽容失败者,缺少这种宽容的氛围,是我们中国创新比较少的核心因素。其次,你创新完以后,获得一点成绩就有很多人仰慕嫉妒恨,有很多人抹黑泼粪,然后折腾你,这让创新者变得尤其艰巨 ,很难把他们创新的东西真正变成一个产业,真正做大。这两个困难是今天中国创业环境比较缺乏的核心因素,而且创新的人往往有各种奇思妙想,会被现有的社会不融入,因为他的想法很新,我们的教育系统能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这也是一大问题。比如我们小时候的教育都整齐划一,这样的教育环境可能抹煞了每个人的个性,这也是我们中国创新比较少的因素之一。
刘永好:农业创新需要规模化
(新渴望 集团董事长《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其实农业创新,或者叫转型,步伐大大的加快了。从原先 的小规模向大规模,从单干向组织,从面向周边的就近市场,来 向面向全国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在这个转变中需要很多的变革,需要很多的方方面面的支持。比方说农业创新需要规模化,那么关于土地的流转,关于信贷的支持,关于一些税收政策的帮助,关于不同区域的价格定位等,都受来 一定的障碍,尽管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努力,而且国家也正在和即将出台一些政策推动它。
所以说,创新是跟当时当地的具体情景相分不开的。在20年以前,我们说农业大规模生产要创新不现实,因为那个时候生产力不支持,现在不一样,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以后,你必须通过规模化,产业链化来发展,在这种情景下,我们的企业家就要更多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去创新,比方说谁都晓 道我们是养猪大王,养鸡大王,饲料大王,具体生产某个产品,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我们现在转型,要做服务,就是说我们从肉蛋奶的提供商变成肉蛋奶产业的服务商,这叫转型。原先 只是生产饲料,或者只是养鸡,而现在不是这样,我们设计一套机制,设计一种办法,设计一个措施,让更多的农民联合起来,让他们成立合作社,组织者,同时,让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向他们提供很多的产品服务,市场服务,这些服务非常重要。当你这些服务都做好了,农业的转型的体系就大发展,就能够带动农民增加 收入,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保证食品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得来 较快的发展,这叫转型,这叫创新。
雷军:要勇于给创新者投资
(小米手机创始人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比如美国,每一个科技创新公司的背后除了也VC,还有天使投资人,其实要鼓励 全社会来参与天使投资,天使投资实际上就是给每个想创业的人,投一点点钱,然后积少成多的支持创新。
刘永好:成立农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年轻的创业者
(新渴望 集团董事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成立了一个农产业投资基金,这几年来,我们在农产业方面投资也不少,我们也帮助支持一些年轻人,一些新的创业者,因为我们感觉他的趋势是对的,当我们判定 他的趋势对的,而且这几个人反常 努力,反常 勤奋,而且能够去很谦虚的,很努力去做的时候,我们给他一定的支持,虽然支持不一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