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源涵养、土壤保持 、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蓄为基础,划定禁止开发区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和生态环境敏锐 区、坚强区红线。
大力实施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首都周围水资源可不断利用和流域治理工程、“稻改旱”农业节水示范、绿色矿山建设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项目。
连续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剔除 污染项目、涉水项目限批等措施,关停企业324家,禁止各类水污染项目800多个。
以PM2.5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严厉污染物总量源头控制,加快剔除 落后产能,全力推进燃煤电厂、钢铁烧结机和球团生产设备脱硫锅炉等现有除尘设施的改造升级三大工程;严厉落实在用机动车环保标志治理 ,实施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环保检测前置制度,全面实行“黄标车”区域限行,去年共剔除 黄标车3.8万辆,累计发放汽车环保标志11.4万个;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削减工业生产用煤和居民取暖用煤,2013年全市累计取缔燃煤锅炉76台,全年共完成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30万平方米;深入开展“百矿披绿”、“双千工程”、花园式矿山以及绿色矿山建设;强化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了餐饮行业油烟治理,累计完成177家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治理工作。
……
山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美,如果说这样的词汇太过感性,那么下面这些数字却足以解释环境治理的成效——2013年市区PM2.5浓度年均值为每立方米50微克,市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来 达249天,达标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68.2%,未涌现严重污染天气,按PM2.5年均值从优来 劣排名,承德在全国74个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观测和评判 空气质量城市中排名第19位,在京津冀13个城市中排名第二。
生态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最大的竞争力。既不能让百姓捧着金饭碗受穷,也不能为了致富而砸了金饭碗。为此,在着力奠定绿色崛起基石、激发绿色崛起活力、构筑绿色崛起屏障的同时,我市也正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理念,着力构建高端旅行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食品药品加工、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八大现代产业体系,反常 是环绕 服务首都功能疏解,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养生养老、文化创意、休闲旅行等绿色服务业,打造九大精品休闲旅行区,建设中国北方休闲旅行之都。
从理念来 路径再来 支撑,一种在新起点上探索生态建设的活力正在承德大地出现,承德正以生态文明建设锻造跨更加展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了,老百姓逐步 富裕了,而山还是那么苍翠,水还是那么清亮 ,空气还是那么清新。这就是走在“绿色崛起”之路上的承德人的最大愿望,也是市委、市政府走“绿色崛起”之路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