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随着生猪养殖集约发展的加速,一部分农户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并与养殖企业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养殖企业为农户提供配种、繁育、防疫等服务,不仅有利于养殖户降低成本,而且还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盼猪价不坐“过山车”
4月8日,说起当前的生猪市场,家住平遥县宁固镇的王军直摇头。王军经营的是一个家庭式小规模自繁自养的养猪场,目前存栏20头,有3头母猪,生猪价格的不断归落给他带来了庞大打击和压力。
“养猪就像炒股票,有赚就有赔啊!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今年养猪肯定 赔钱,卖一头猪要缺失 150元左右。”
养猪是个辛苦活。为了省钱,王军舍不得雇人,常常是早上6时就起来弄猪食,晚上10时左右才去睡。因为母猪下崽大多在半夜,怕猪崽被母猪压死了,老王睡得更晚。去年压死了5只猪崽,王军伤心 了好一阵子。
苦叹之余,令王军稍感安慰的是,仔猪是自家母猪繁育 的,不用买仔猪的本钱,要是仔猪从市场买归回的话,将亏损得更大。王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头育肥猪为例,从15公斤仔猪来 100公斤出栏,按5个半月165天运算 ,饲料费约550元,疫病用药30元至50元,再加上仔猪成本和水电费用,不算人工钱,一头育肥猪直接成本约1100元。按当前收购价9元/公斤运算 ,一头猪可卖900元,不要说赚钱,连成本都收不归。
王军说:“经历了这几年猪市的起伏,养猪户们都渴望 能够尽快设立养猪保险。生猪市场价格起伏大,风险高,同时还存在交配率、产仔率、成活率等多个养殖环节的风险。设立养猪保险,即使赔了钱,也不会伤了养猪户的‘元气’,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此外,由于养猪投入大,周期长,需要的流动资金多,农民想扩大规模却缺少资金。王军渴望 政府能够多给养猪户一些资金支持。
点评:升—降—升—降,如果要勾勒近几年生猪市场行情,那么,这条曲线应当是最为准确的概括。农民是生产经营环节最薄弱的一环,我们不能总让他们为市场行情的变动垫底、付出代价。在生猪养殖方面,政府如何作为,其力度、方法应如何,业内人士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关链接:
■据农业部观测:1月份养一头100公斤的猪还能纯利100多元,2月份有15%的养殖场户亏损,3月份多数养殖场户亏损,目前养猪户养一头猪要亏损100元至150元不等。
■据太原市据统计局、市物价局4月7日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不断下滑,目前,太原生猪价格9.6元/公斤,玉米价格1.7元/公斤,猪粮比价为5.6︰1,养猪户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观测数据显示,3月中旬,猪粮比价为5.42∶1,处于黄色区域5.5∶1-5∶1(价格中度归落)之间,跌破6︰1的盈亏平稳 点,养猪户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生猪收购价格不断走低的主要因素是上一轮生产调整后供应过剩;其次是当前猪价已跌破盈亏平稳 点,给散养户造成了较大的亏损和心理恐慌,从而助推了养殖户的抛售行为,导致生猪出栏量进一步增加 。
本栏稿件均由本报记者赵建军摘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