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华是兰溪市牧野生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的合作社养殖量两三千头,社员大多数都是家庭式的操作模式,这样的状态,也是大多数兰溪养殖户的状况。
“现在养猪钱难赚,今年一头猪只能赚200元左右,还算是好的。做得不好,一场流行病,一头猪还得赔进去五六百元。”张利华和社员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有些社员养的猪,环保标准上不达标,猪圈只能被拆掉。”张利华说,这些会员在这之后就退出了合作社,也不再养猪了,他们目前的状态是边走边看。
张利华给农业局打过电话,询问过转移内蒙的事项。毕竟,第一个食 螃蟹的是大企业,还没有和他们类似的中小养殖户尝来 甘头,张利华和社员们筛选了慎重观望。
兰溪的养殖户想要转移,可以去内蒙古“投奔”金达利。
“我们现在正在做计划,方案这个月应该会拿出来。来 内蒙来的养殖户,可以加入合作社,由我们来和政府谈土地价格、租猪圈建猪圈价格。我们提供饲料,安排兽医检查,统一销售。简单的说,只要会喂猪,会打扫卫生,就可以来内蒙养猪赚钱了。”吴建光说。
本报通讯员 王寅锋 本报记者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