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做奉献 脚踏实地铸辉煌——记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滦平县农牧局副局长刘宝山 ...
2013-7-3 06:53| 发布者: 李兴安| 评论: 0|来自: 和合承德网
摘要: 和合承德网记者 管陈子 2007年,滦平县被列为承德市惟一一个“生猪良种补贴县”。 2012年,滦平县成为承德市惟一一个“河北省生猪调出大县”。 2012年,滦平县的生猪产业成为承德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的 ...
和合承德网记者 管陈子
2007年,滦平县被列为承德市惟一一个“生猪良种补贴县”。
2012年,滦平县成为承德市惟一一个“河北省生猪调出大县”。
2012年,滦平县的生猪产业成为承德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样板产业。
从无来 有,由弱来 强,滦平县生猪产业取得的累累硕果都离不开县农牧局副局长刘宝山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
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的刘宝山,参加工作后一直奋战在畜牧技术推广第一线。2007年,滦平县委、县政府谋划富民产业,目光投向了生猪产业。这时,对生猪养殖有着丰富体会的刘宝山被推上了产业发展的最前线。
那个时候,全县20个乡镇200个行政村的犄角旮旯都留下了刘宝山的足迹,相宜发展养殖的地块他全都熟记在心。2007年,北京鲲鹏集团要投资建设饲养量6万头的养猪场,需要150亩以上水、电、路、环保都相宜的地块,集团负责人跑了几个县市都没有找来 ,来来 滦平后,刘宝山顿时领着投资商觅 找来 了骄傲 的地段,投资商当场拍板将项目落户滦平。
刘宝山常说:“发展生猪产业不容易,养殖户养猪更不容易。我拉着他们养猪,就得对他们负责。”
在猪场建设时,刘宝山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养殖户选址、规划圈舍,科学合理布局。在建设中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发觉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养殖户走弯路。建成后举荐 引种信息,帮忙引进种猪进行生产,做来 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时,谷风养殖场因为资金不足,面临停产,来 银行借款需要抵押,他费解情景后,归来 家里给爱人做工作,把自家的房产证作为抵押,使企业起死归生。
在刘宝山的努力下,2012年底,全县饲养量在2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已近百家,年饲养量200头以上的猪场由原先 的30个增加 来 400个,能繁育 的母猪数量由2007年的1.1万头增加 来 4.2万头,全县生猪饲养量来 达了80万头。
产业想要真正发展,就必须延长产业链条。为争取产业项目配套落户滦平,他主动跑市场、搞调研。在他倾心的和谐 和帮助下,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与磁源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了集种猪场、饲料厂、屠宰场于一体的承德博亚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带动县域生猪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猪产业发展起来了,效益有了,问题也来了。养殖场粪便污染、猪肉的食品安全等问题成了刘宝山亟待解决的大事。
2007年春节刚过,刘宝山就带领 村里的养殖户踏上了去往长春的火车。在长春,刘宝山带着养殖户们实地考察,引进“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使养猪业真正来 达零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请求。
同年6月,刘宝山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了“高活菌生态素饲养用饲料唤 吸膜固态发酵”专利技术,他将这两项专利技术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成为滦平县特有的“微生态发酵床无抗养猪技术”生产模式,在全县规模猪场内进行推广。
运用了新技术后,滦平县生产的猪肉来 达了欧盟、美国、中国的有机认证标准,获得了有机猪肉的认证,既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又提高了养殖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每头猪增加 生态效益200多元,使滦平县的养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6年,刘宝山获承德市畜牧水产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被评为承德市人民政府“实施农业科技绿色增收工程”先进个人、河北省养猪行业协会“先进工作者”、河北省畜牧兽医局“畜牧技术推广工作者”、2008年荣记市政府“二等功”,2009年—2011年评为河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13年被命名为滦平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丹心一片做奉献,脚踏实地铸辉煌。在他的辛勤工作下,生猪价格,滦平县的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加快,生猪生态养殖效益进一步显现,生猪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良种繁育体系基础进一步夯实,得来 了广大养殖户的赞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