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朋友来做客,靳世军都会用食草猪肉炒几个好菜来款待大家,人们食 了都是赞不绝口。2012年底,靳世军的猪肉正式进入了超市,还在市里开了一家直营店,尽管价格卖来 七八十元一斤,还是归头客连续。
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靳世军终于让食草猪实实在在地落户在了大名县,让大名县多年来没有用处的花生秧有了用武之地,不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改善做出了奉献。
大名县让10万亩花生秧产生了效益,不仅养好了猪,还让种植户增加 了收入,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其实农村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利用不起来的话就会成为废弃物,还可能污染环境,而如果利用起来那就是一种财富。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前景辽阔而任重道远。
猪粪变生态肥养猪场串起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
“猪场粪污——沼气池——沼气发电——沼液、沼渣分离——肥料供应园区——草料喂猪”,这便是大名食草猪养殖场发展有机农场项目形成的自循环系统。主要是以处理食草猪养殖场粪污和瓜果蔬菜残果残叶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发展沼气社区集中供气、有机肥生产和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根据食草猪养殖场的规模、粪便和污水排放标准及环境容量等条件,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废弃物的原则,对养殖场粪污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猪场零排放,
从而来 达开发清洁能源、社区集中供气、生物有机肥生产、有机富硒农业种植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实现养殖、农业可不断发展,走向产业化和生产无害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和谐统一。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理念,算好了养猪‘循环经济账’,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也算是趟出了一条农村节能减排的新路子。”靳世军娓娓道来。
农视网 本文链接: